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汉朝

 

“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 回纥    B. 南诏    C. 靺鞨    D. 吐蕃

 

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技术高超

B. 造船业、造纸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等举世闻名

D. 南方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项)

(2)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常繁华,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

(3)最能代表宋、元两代文学之盛的艺术形式分别是什么?宋元时期的主要戏剧表演形式是什么?

(4)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文学艺术灿烂辉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清明上河图》)

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1)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此图反映了当时哪个城市怎样的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

(4)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一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图二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3)图三人物建立了哪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创新?

(4)由图三人物完成的这次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力劝宋朝皇帝亲征澶州抗辽的名相,他是谁?他劝的是哪位皇帝?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抗击金军方面立下了哪些重大战功?后来他被哪个奸臣所害?

(3)图三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谁?他抗击的是哪个政权?

(4)上述图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 主持变法

B. 监察百官

C. 管理海外贸易

D. 执行削藩政策

 

农业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 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3226/46130) 首页 上一页 23221 23222 23223 23224 23225 23226 23227 23228 23229 23230 232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