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1977年9月,在全国计划会议上,邓小平确定了经济战线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受此影响,我国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 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D.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

A.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 顺应经济全球化,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D. 动荡岁月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

轻、重比例

(%)

1957年农、

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

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成就瞩目】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如下图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 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如下图是一位北京老人在展示自己从1953年起几十年收藏的历届选民证。一张张选民证见证了(  )

A.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 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实施

C. 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    D. 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全国人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3199/46130) 首页 上一页 23194 23195 23196 23197 23198 23199 23200 23201 23202 23203 2320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