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中与下图定格的历史瞬间相关的是(  )

A.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B.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C.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19476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

A. 刘伯承、邓小平    B. 谭震林、贺龙    C. 林彪、罗荣桓    D. 陈毅、粟裕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上海    D. 延安

 

(题文)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①血染卢沟桥

②台儿庄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A. 台儿庄战役

B. 威海卫之战

C. 百团大战

D. 黄海大战

 

下图是广东华强火柴厂出品的“7·7”火花,其主图为一幅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

各省行政区域,数字“7·7”被醒目地设计在地图中心。以纪念这个民族觉醒的日子。该火花主要号召(    )

A. 人民推翻帝制    B. 民众实业救国    C. 全面抵制日货    D. 全民投入抗战

 

(2017年广东深圳卷)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

A. 八一三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B.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2089/46130) 首页 上一页 22084 22085 22086 22087 22088 22089 22090 22091 22092 22093 2209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