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吴承恩塑造的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是( )

A. 唐三藏    B. 孙悟空    C. 猪八戒    D. 沙和尚

 

(题文)下列内容不属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 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 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 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 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 增设军机处    B. 废除丞相    C. 大兴文字狱    D. 采用三省六部制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   

A. 葱岭    B. 外兴安岭    C. 库页岛    D. 西伯利亚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    B. 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C. 人口的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D. 人口的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济的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

A. 《三国演义》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红楼梦》

 

在中国古代,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没了土地等于没了生存的根。明朝末年大量农民破产逃亡,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原因是

①官府赋役苛重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对后金常年用兵

④连年天灾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大臣只能将皇上的意思照抄誊写后向下传达,而不能够对皇帝的旨意做任何的山头或者大的改动)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者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材料二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1)根据材料一,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A点地名。结合所学知识,绘制郑和船队从B点到达最远目的地的航海路线。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3)近年来,西方一些媒体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常的友好交往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歪曲中非合作,挑拨中非关系。针对西方媒体的无理指责,请你予以驳斥。

 

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科举选拔官员的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3)科举制已经废除,但是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流传至今,是什么方法?

(4)对待古典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9411/46130) 首页 上一页 19406 19407 19408 19409 19410 19411 19412 19413 19414 19415 1941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