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材料三: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1)材料一中的“甲午一役”是指什么战争?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可以联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在哪场战役中壮烈殉国?

(3)材料三的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至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引自《贼情汇纂》

材料二 ……上海情形实属万分危急,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法驻京使臣商酌。现据薛焕奏,英、法文武各员颇为出力,且法国轮船为我开炮击贼。是其真心和好……上海为通商要地,自宜中外同为保卫……但于剿贼有裨,联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

——引自《筹办夷务始末》

(1)根据材料一思考,作者站在怎样的立场上?请说明理由。

(2)材料一反映出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存在什么问题?(概括要点,不要抄袭原文)

(3)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在内外政策上有什么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与客观原因。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支持正常贸易    反对鸦片走私     反对开放口岸  维护民族利益

A.          B.        C.           D.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如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洪秀全在广西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太平军在南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 太平军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D.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的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 列强的侵略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A. 农民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894年9月30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关于中国的潜力以及中国迷梦的种种神话已被这次战争完全澄清了。”材料中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老人在回忆录中写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里的“小国”是指(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8563/46130) 首页 上一页 18558 18559 18560 18561 18562 18563 18564 18565 18566 18567 1856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