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下图文物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

A. 直立行走

B. 打制石器

C. 洞穴定居

D. 使用天然火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孝文帝日:“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1)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

(唐皇长策)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史实予以说明。

(清帝奇功)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两种方式?

(当代智慧)

材料四: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网

(4)依据材料三,归纳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国人枳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新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派” “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指哪一事件?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3)上图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哪一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理论论断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4)依据材料回答,哪一思想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综上所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至少两点)

 

不断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举措?这一举措推动社会逐步实现了怎样的转型?

材料二: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原来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社会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的是那两次社会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相同积极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年元旦,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作重要讲话,重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示意图

(1)在上图画圈处(琉球)元朝设置哪一机构进行管辖?

材料二: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上图表。

材料三: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 “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伟大构想?

材料四:70年来,我们秉持求同存异精神,推动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开启两岸协商谈判,推进两岸政党党际交流,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4)“求同存异”方针最早是周恩来总理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结合材料回答,“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材料五: 2019年1月2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岸的未来就是要追求统一,既是为台湾的未来,两岸的未来,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自搜狐网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愿景有怎样的认识?

 

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由林肯领导    B. 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 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

A. 蒸汽机——火车    B. 发电机——轮船

C. 蒸汽机——飞机    D. 内燃机——汽车

 

宗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中几乎都存在。在古代下图所示的区域主要传播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1787年宪法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6078/46130) 首页 上一页 16073 16074 16075 16076 16077 16078 16079 16080 16081 16082 160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