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出自《左传・信公二十二年》。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你知道这个成语典故与下面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
|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农器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
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A. 陶器 B. 瓷器 C. 青铜器 D. 铁器
|
|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
|
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
|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图示话分立)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示”中①、②、③三处的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 (迁徙话开发) 材料二:见下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汉姓话融合) 材料三:见下图 (3)材料三是哪场改革的主要措施?该改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总结话特征) 材料四:见下表 (4)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材料四中“?”处的时代特征应填写怎样的内容?
|
|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记历史) 材料一:今年是农历“狗”年,下表是“狗”字的前世今生
(1)材料一中的甲骨文“狗”应刻写在哪些材料上?篆书“狗”成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是在哪个朝代?假如行书“狗”是王羲之的真迹 ,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此行书“狗”字归纳出王羲之书法的笔势特点。 (思想映历史) 材料二: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60百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空前的学术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史学叙历史) 材料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60百科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部史学巨著?它记述了何时的史事? (画窟现历史) 材料四: (4)材料四中《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石窟的开凿与统治阶级宣传的哪一宗教有关?
|
|||||||
2017年11月,“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正式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史,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诗歌述农业) 材料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悯农》 (1)材料一中“稻、粟”分别是我国什么原始农耕居民种植的?他们分别生活于什么大河流域? (工具推农业) 材料二:见下面图1、图2 (2)材料二图1中的“骨耜”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主要用途?图2中“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何时? (发展源农业) 材料三:见下表格
(3)据“表格1”中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目的。 “表格2”中文帝、景帝的这些措施使他们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著作纳农业) 材料四:“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4)材料四作品的作者是谁?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
|||||
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祖冲之的贡献 A. 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B.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C. 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D. 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