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一书中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 中国社会走向衰落    D. 东西方间的冲突与隔绝

 

下列最能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等不公平现象的有 ( ▲ ) 

①《尼布楚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独立宣言》

④《辛丑条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叙述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②现代奥运会和马拉松赛跑起源于古希腊

③ 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④十二铜表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 夏—商—东周 B. 隋—五代十国—唐

C. 元—清—明 D. 秦—西汉—东汉—三国

 

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指( ▲ )

A. 陕西西安 B. 河南洛阳 C. 河南开封 D. 甘肃敦煌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土改胜利完成后,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日记》中写道:“1952年春节,我花了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

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②农民分到了土地

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1957年

 

(题文)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4403/46130) 首页 上一页 14398 14399 14400 14401 14402 14403 14404 14405 14406 14407 1440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