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材料四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针对材料一“建国梦想”实现于何年何月何日?其标志是什么?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迈向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

(2)针对材料二党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这个“传奇”的缔造者是谁?

(3)针对材料三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到建国一百年时我们要实现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简述)

(4)针对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针对材料二,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

(4)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有成功也有失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项目、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时间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1992年邓小平方讲话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材料三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 “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提出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绿色共享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 政治制度: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政治民主: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 工业建设:一五计划完成,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农业生产:推行分田包产到户,农民生活富裕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A. 马克思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当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 新发展理念

B. 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判断

C. 开放型经济建设四大举措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D. 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D. 借鉴苏联经验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1955/46130) 首页 上一页 11950 11951 11952 11953 11954 11955 11956 11957 11958 11959 1196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