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醇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CO2+3H2O |
|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①2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②3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 (填“浓”或“稀”) ③试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20℃时,100g甲溶液中最多含甲物质25g B.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率大于乙 C.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率大于甲 D.将50℃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都有晶体析出.
|
|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其组成或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是对应类别物质的具体实例.请在空白实线方框内填上相应内容:![]() Na ,N2 FeO3 HNO3 KOH MgCl3 ;NaCl溶液 ; 请任选虚线方框中物质作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
|
|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硫酸铁 ②铵根离子 . |
|
|
往装有25mL盐酸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用V (NaOH)代表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在表示此变化过程的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
|
现有X、Y、Z三种肥料,已知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将三种肥料各取适量分别加氢氧化钠,Z有强烈的氨味,X、Y无氨味;将X、Y分别配成溶液,各取适量分别滴入硝酸银溶液,X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Y溶液中未见到明显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X、Y、Z依次是( ) A.氯化钾、碳酸氢铵、硝酸钾 B.氯化钾、硝酸钾、碳酸氢铵 C.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 D.硝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 |
|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
|
下列化学方程式①~④中书写错误的有 ①在空气中点燃镁带:2Mg+O2 2MgO②用稀盐酸除铁锈:FeO+2HCl═FeCl2+H2O. ③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Zn+2HC1═ZnCl2+H2↑ ④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贝壳投入稀盐酸:CaCO3+HCl═CaCl2+CO2↑+H2O(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该粒子是阴离子 B.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