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蒸发食盐水 C. ![]() 稀释稀硫酸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
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 B.人工降雨 C.冰川融化 D.酸雨形成 |
|
|
现有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20克,为了除去其中的Na2CO3,配制NaNO3溶液,李华同学将该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配制成60克溶液,再向其中加入50克C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CaCO3沉淀,过滤后得到100克溶液,计算: (1)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 (2)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溶质NaNO3的质量分数. |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 ②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2)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H2O+O2↑ |
|
|
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回答. (1)写出实验一中左边装置中的实验现象:______; (2)写出实验二中“更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
|
|
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时,把35g的X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X的水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当Y中含有少量的X,应采用 法提取Y. (3)从该图中你还能获得信息有(写一点) .
|
|
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B常作饼干干燥剂,吸水后放热生成D,F固体易潮解,常用于肥皂工业,各物质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已知有如下反应:A+B→C+D. (1)若A为Fe,B为CuSO4(溶液),则C、D的化学式分别是 、 . (2)若C为二氧化碳气体,D为固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若C为盐,D为水,则该反应方程式可能是 .(答一种,(2)小题同) |
|
|
请将下列物质的有关知识按照一定的要求从大到小排列 (1)在水中的溶解性: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 (2)溶液的pH:a.蔗糖溶液 b.肥皂水 c.食醋 ; (3)有X、Y、Z三种金属,已知Y能从X的硫酸盐溶液中置换出X,Z能从Y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