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甲所示).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
|
|
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
|||||||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下同); (2)t2℃时,将100g 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 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
|
|
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 (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CO2+2H2O |
|
|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溶液,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G溶液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
|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按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
|
|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用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氢燃料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环保的角度认为,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 . | |
|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
|
|
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分子______; (2)3个氢离子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符号为______;(4)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