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铁、铜、金 B.金、铜、铁 C.铁、金、铜 D.铜、金、铁 |
|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
|
|
下列食品中主要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的是( ) A.植物油 B.鸡蛋 C.大米 D.西红柿 |
|
|
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
|
右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标签上的含锌6.5mg是指锌(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
|
|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蔬菜腐烂 B.面包发霉 C.灯泡通电后发亮 D.菜刀生锈 |
|
|
(汕头市)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
|
|
在实验室里,亮亮同学想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但是,他发现药品柜中只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和12.5g石灰石固体;因此,他首先煅烧此石灰石(煅烧时假设杂质没有变化,且所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最后固体质量为8.1g,将此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固液混合物,然后将此固液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可恰好反应,然后过滤,得滤液的质量为2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亮亮所做的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煅烧石灰石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3)在亮亮的实验中,列出求解生成氧化钙质量(x)的比例式 ; (4)实验中所用石灰石的纯度为 ; (5)最后亮亮同学所制取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
|
在做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用到了稀盐酸、硝 酸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结束后,观察到废液缸中的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如何处理呢?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 首先将废液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渣为(1) (写化学式);其次,对滤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最后再决定如何处理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的酸碱性有几种情况? 【猜想与假设】小康猜想滤液的酸碱性有3种情况: 猜想①:滤液呈酸性 猜想②;滤液呈中性 猜想③:滤液呈碱性 小强经过思考后认为,猜想(2) 可以直接排除,理由是(3) . 【查阅资料】Ba2+对水源能造成重金属污染. 【实验探究】小健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pH=9,说明滤液呈碱性. 【交流与评价】小健、小康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方案可以使滤液达到无污染. 小健的方案: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测试,直到溶液pH=7 小康的方案: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边加边测试,直到溶液pH=7 请你评价小健、小康的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
|
已知A、B、C、D、E、F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铁、稀硫酸、氧化铁、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C反应能产生蓝色沉淀,A与B能发生置换反应,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与B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则E和D反应的现象 ; (3)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4)在图中将一定条件下所有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连接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