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Cl B.MnO2 C.NaOH D.H2SO4 |
|
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甲烷 |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
|
上海世博会上需要很多的钢材来作为建筑材料,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检验所用钢材是否合格,他们到钢材下料场的电锯下获取一包钢材粉末样品.回到实验室,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分析所有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钢的含碳量:0.03%~2%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假设杂质全部为碳,请通过计算说明这批钢材是否合格? (3)试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 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 (1)实验记录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 |
|||||||||||||||||
![]()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 (2)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 |
|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套装置,请依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氧气收集满后应将集气瓶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小明分析A、B、C装置后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A装置前无需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使用B装置制取并收集的气体密度要比空气大; ③使用C装置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将导管口置于集气瓶口. |
|
![]()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 ,X的化学式为 . (3)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
|||||||||||||||||||
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1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