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图1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 b.______. ②实验室选用B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KCl+3O2↑ |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P2O5 |
|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并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高温反应炉”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 ; ②“反应、分离室”中反应结束后,将NaOH和CaCO3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 ③“CO2捕捉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涉及到的物质中,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有 (填写化学式); ④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可多选) A.捕捉到的CO2还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该捕捉技术的优点是没有消耗能源. |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25℃时,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②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③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 ④将3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 ⑤将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 |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②能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甲、乙、丙、丁). |
|||||||||||||||||
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物质b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组成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②物质c中所含原子团名称是 ; ③写出CO2和H2O反应生成d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④碳的单质有多种,金刚石、石墨和C60互称碳元素的 ,其中质较软,还能导电的单质碳是 . 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能起到 作用. ⑤物质e (C6H12O6)的摩尔质量是 ;36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0.1mol该物质中有 个氧原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 . |
|
生活离不开化学,正确认识化学使你的生活更美好. ①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②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③医疗上常用0.9%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生理盐水中溶质是 . ④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产生一种能与血液里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
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取10g稀释后的溶液,经测定得知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稀释时所用水的质量是(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
|
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
|
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