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2个氧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2个氧元素 |
|
科学家发现“土卫六”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C2H6).甲烷和乙烷均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
|
日本福岛地震一周年了,造成的环境污染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粉尘颗粒 D.一氧化碳 |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测溶液的pH B. ![]() 取用粉末状固体 C. ![]() 闻气体气味 D. ![]() 点燃酒精灯 |
|
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
|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8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生成的氧气为______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图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a.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b.CaCl2+Na2CO3=2NaCl+CaCO3↓. c.CaCl2溶液呈中性. (1)滤渣B中一定含有______,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滤液C成分的探究. 猜想: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______.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反思与评价: 丁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他认为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NaOH.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③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①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
|||||||||
某校同学以“比较Al、X、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所用药品: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Al、X、Ag三种金属. 实验记录: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2)银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仪器a中应加入 . (3)装置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4)如要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D和E中最理想收集方法是 . |
|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 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主要步骤. ![]()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④的操作方法是 ; (3)某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Cu+2H2SO4+O2 ![]() (4)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使“绿矾(硫酸亚铁晶体)”结晶的可能方法: (“绿矾(硫酸亚铁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