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 |
|
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 B.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C.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D.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 |
|
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 A.煤炭直接燃烧 B.秸秆焚烧还田 C.开发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汽车 |
|
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它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
|
一瓶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Na2CO3.为测定该瓶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取样20g配成溶液,加人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0g.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该瓶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未变浑浊,便产生了好奇.对此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假设一:石灰水变质 假设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探究实验: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小组同学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
分析推理:通过上述探究,否定了两个假设,小组同学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对反应物进行了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HCl气体.验证实验: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评价反思: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认为.验证实验:中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证明HCl气体的存在,原因是 . 拓展迁移: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制得气体是否纯净等.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纯净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原因是 . |
|||||||||||||||||||
某课外学习小组将30%的H2O2溶液稀释为3%后,用来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经计算需量取30%H2O2溶液16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选填10mL、20mL或50mL). (2)实验1中,锥形瓶内MnO2的作用是 ;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 . (3)实验2中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能证明A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 (2)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 (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
|
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20℃时,将20g NaCl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 (2)图2中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在图3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