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图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Fe+H2SO4=FeSO4+H2↑ C.2NaHCO3 ![]() D.SO3+H2O=H2SO4 |
|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符合食品品质以及防腐、保鲜的要,又要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下列做法符合规定的是( ) A.将“塑化剂”添加到饮料中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回收加工后的地沟油烹制食品 D.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 |
|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 A. ![]() B. ![]() C. ![]() D. ![]() |
|
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X是( )![]() A.混合物 B.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
|
下列物质主要是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无机盐 B.水 C.糖类 D.维生素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
|
实验室用6.5g锌与100g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求: (1)制得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已知:Zn+H2SO4═ZnSO4+H2↑) |
|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 |
|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中性. 实验验证: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则说明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该方案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K2MnO4+MnO2+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