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十一五”期间,我们不少地方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政绩,一些地方热...

“十一五”期间,我们不少地方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导致资源浪费,经济结构不协调,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仅在于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请你分析这一观点。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分析说明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依据。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到底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见,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不能忽略其第二方面的内容。 (2)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国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②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正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以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 【解析】(1)本题以科学的政绩观为背景设题,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做好本题必须把握住设问中的观点,然后具体分析作答,这是解答本题的“题眼”。分析时,可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展开。然后在回答过程中具体陈述,对两方面内容的作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最后对题干中的观点作出批驳。 (2)设问要求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说明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依据,主要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首先,需要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是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回答。其次,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近年来,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因此也引起了人们对地震原因及其分布状况的强烈关注。一次又一次的地震也引发了人们对地震预测工作的不断思考和认识。远古时期,人们受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所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震源、震级等。

结合人们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同态度,思考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上述观点

正确把握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认识

忽视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犯了片面性错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管子》一书指出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是在思考(   )

思维与存在何为世界的本原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思维与存在是否相互决定

人们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是人的主观经验的产物。下列观点与其相一致的是()

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查看答案

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前者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后者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

前者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后者正确阐述了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