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 近年来,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因此也引起了人们对地震原因及其分布状况的强烈关注...

材料 近年来,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因此也引起了人们对地震原因及其分布状况的强烈关注。一次又一次的地震也引发了人们对地震预测工作的不断思考和认识。远古时期,人们受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所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震源、震级等。

结合人们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同态度,思考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 —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在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问题上,人们承认其发生的客观性,并积极防范,也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有的人则相信所谓的天意,甚至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则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 (3)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加强研究,不断提高预测水平,承认世界是可知的。相反,听天由命,无所事事,则是不可知论在生活中的表现。 【解析】本题以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为背景设题,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做好本题必须对材料中人们对待地震的不同态度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时,可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展开。作答本题,首先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出。然后,根据材料中人们对地震的态度,到底地震活动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上天”“天意”造成的,这就关系到世界的本原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走向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从哲学问题的第二方面来看,人们的认识能否准确认识和预测地震活动,这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否认识客观世界,这一问题的回答分别走向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上述观点

正确把握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认识

忽视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犯了片面性错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管子》一书指出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是在思考(   )

思维与存在何为世界的本原

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思维与存在是否相互决定

人们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是人的主观经验的产物。下列观点与其相一致的是()

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查看答案

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前者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后者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

前者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后者正确阐述了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观点中,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的观点一致的是()

①“吾心即是宇宙”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人甚至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气者,理之依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