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民族平等、人人平...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民族平等、人人平等和地区平等(如下图)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这表明(    )

①人民民主选举权利进一步扩大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④代表平等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②③适合题意;公民的民主选举权利是法定的,不能扩大或缩小,①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民民主的优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师点睛】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特点   表现   广泛性   民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民主主体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真实性   保障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法律保障   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   物质保障   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   民主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和维护   人权角度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2月16日至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反恐维稳誓师大会分别在和田、喀什、乌鲁木齐举行,扬威震慑,武装拉动,彰显新疆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其它维稳力量。上述行动(   )

①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    

②体现任何公民的利益都受到保护

③调动人民管理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使广大公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畅通。这说明(   )

①人民民主具有阶级性,是抽象的民主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其中“加强转基因科学普及”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转基因技术,运用科学手段从一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中进行基因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

近年来,转基因一直是个热点话题,对此争论纷纷,挺转、反转,公众舆论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个阵营。专家无法说服公众相信转基因技术和食品是安全的,“反转人士”也暂时无法找出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有害。在互相争吵之中,各种传言、谣言让人难辨真假。对于转基因技术,民众心存疑虑。

争论无可厚非,但如果就此放弃理性讨论沟通,让这项技术就此搁浅,一旦有一天转基因全面放开后,中国的玉米、大豆等几乎所有种子都将迅速被外国控制。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谈谈人们应如何理性参与转基因问题的讨论。

 

查看答案

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要求制定出现代化的法制,还需要公民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指把法治当作一种理想,将法律视为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法律只在受到信仰,并且不要求强制力的时候,才是有效的。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现代转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人们由传统熟人之间的社会进入了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与熟人社会强调人身依附、人情至上不同的是,现代的陌生人之间社会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规则治理,人们听命于规则、对规则负责、受规则保护。法律作为现代规则的核心,是正义的象征。

目前许多人缺乏法治信仰,他们对法律价值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法律工具主义层面,即法律是国家和政府治理社会的工具、是个人维护利益的工具。这直接导致相当多的人认为:法律对我有利,我就服从、使用它;法律对我不利,则绕过它、践踏它。

法治信仰缺失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自先秦始,人们观念中的最优治理是圣人之治,其次是贤人之治。儒家政治哲学更是概括出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圣而王的理论,法律只是圣明统治者“牧民”的鞭子。由于当代教育在现代法治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欠缺,许多人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很多人守法是出于害怕惩罚,即属于“要我守法”而非“我要守法”。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