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本名晔,武后时,有所避,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本名晔,武后时,有所,改焉。少以学行称,叔父秘书少监行功器之。举明经,为高陵主簿。居父丧尽礼。庐有燕,更果共乳。母卢,有贤操,常戒玄暐曰:“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仕者务多财以奉亲,而亲不究所从来。必出于禄禀则善,如其不然,何异盗乎?若今为吏,不能忠清,无以戴天履地。宜识吾意。”故玄肆所守以清白名。母亡,哀毁,甘露降庭树。

后以库部员外郎累迁风阁舍人。长安元年,为天官侍郎,当公介然,不受私谒,执政忌之,改文昌左丞。不逾月,武后曰:“卿向改职,乃闻令史设斋相庆,此欲肆其贪耳,卿为朕还旧官。”乃复天官侍郎,厚赐彩物。三年,授鸾台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四年,迁风阁侍郎。先是,酷吏诬籍数百家,玄暐开陈其枉,后感悟,皆为原洗。宋璟劾张昌宗不轨事,玄暐颇助璟。及有司正昌宗罪,而玄暐弟昪为司刑少卿,执论大辟。兄弟守正如此。

后久疾,宰相不召见者累月。及少闲,玄暐奏言:“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倚医药,不宜引异姓出入禁闼。”后慰纳。以诛二张功为中书令、博陵郡公。后迁上阳宫,顾玄暐曰:“诸臣选皆因人,而玄暐我所擢,何至是?”对曰:“此正所以报陛下也。”俄拜博陵郡王,罢政事,册其妻为妃,赐实封五百户,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知都督事。会贬,又流古州。道病卒,年六十九,曰文献。

玄肆三世不异居,家人怡怡如也。贫富郊墅,群从皆自远会食,无它爨,与昪尤友爱。族人贫孤者,抚养教励。后虽秉权,而子弟仕进不使逾常资,当时称重。少颇属辞,晚以非己长,不复构思,专意经术。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B.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C.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D. 吾闻姨兄辛玄驭云/子姓仕宦有言/其贫窭不自存/此善也/若赀货盈衍/恶也/吾尝以为确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的“避”是“避讳”的意思。避讳指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一般取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笔画。

B. 明经,意为通晓经术。汉代以明经作为选举官员的科目,隋炀帝始置明经进士二科,唐因隋制,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科,宋神宗时明经废除。

C. “拜”为授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除、授、擢、摄等。

D. 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器重。考中明经科,历任库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官职,进封博陵郡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被流放古州,在途中病逝。

B. 原先酷吏登记了几百家的名字,准备诬陷他们,崔玄暐陈述他们的冤枉,武后有所感悟,都为他们昭雪。

C. 崔玄暐在担任天官侍郎一职时,因为他对待公事讲原则,不接受私事谒见请托,所以宰相忌恨他,他改任为文昌左丞。

D. 崔玄暐的家里人相处得十分和睦,他们住在郊外草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从表亲戚们都由远处会集到这里就餐,不分灶做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见亲表仕者务多财以奉亲,而亲不究所从来。必出于禄禀则善,如其不然,何异盗乎?

(2)族人贫孤者,抚养教励。后虽秉权,而子弟仕进不使逾常资,当时称重。

 

1.B 2.C 3.B 4.(1)近来看见亲表中做官的人只求用许多财物侍奉父母,而父母并不追究财物是从哪里得来的。必定是出于俸禄便是好事,如果不是这样,又与盗贼有什么不同呢? (2)亲族中的贫穷孤儿,他都抚养、教导和勉励。后来崔玄暐虽然掌握了大权,他的子弟做官晋升也决不越级破格。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有言”陈述对象变化,前面断开;“恶也”“善也”结构对称,“此”前面断开;“恶”前面断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感悟九华

梁衡

①到九华山已是下午,我们匆匆安顿好住处便乘缆车直上天台。

②天台顶是一平缓的山脊,有巨石,石间有古松,当路两石相挤,中留一缝,石壁上有摩崖大字“一线天”。侧身从石缝中穿过,又豁然一平台。登台俯望山下,只见松涛竹海,风起云涌。偶有杜鵑花盛开于万绿丛中如火炽燃。遥望山峰连绵弯成一弧,如长臂一伸,将这万千秀色揽在怀中。远处林海间不时闪出一座座白色的或黄色的房子,是些和尚庙或者尼姑庵。我心中默念好一湾山水,好一湾竹树。

③第二天一早,我们即去拜谒这山上的名剥祗园寺。一进庙,见和尚们匆匆奔走情。如有军情。一队老僧身披袈折入大雄宝殿,几个年轻一点的跑前跑后,就像我们地方上在开什么大会或者搞什么庆典。更奇怪的是一些俗民男女也匆匆进入一个客堂,片刻后又出来,男的油发革履之间裹一件僧袍,女的则缠一袭尼衣,惟露朱唇金坠和高跟皮鞋,僧俗各众进入大雄宝殿后,前僧后俗站成数排。只见前侧一执棒老僧击木鱼数下,殿内便经声四起,嗡嗡如隐雷。那些披了僧袍尼衣的俗民便也两手合十跟着动嘴唇。大殿两侧有条凳,是专为我们这些更俗一些的旁观游客准备的。我描条凳子坐下,同凳还有两位中年如女。一个掩不住地激动,怯生生又急慌慌地拉着那位同伴要去入列诵经,那一位却挣开她的手不去。要去的这位回望一眼佛友,又睁大眼晴扫视一下这神秘、庄严又有几分恐惧的殿堂,三宝大佛身坐在半空,双目微睁,俯瞰人间。她终于经不住这种压力,提起宽大的尼袍,加入了那二等诵经的行列。我便揶动一下身子,乘机与留下的这位聊了起来。我说:“你为什么不去?”她说:“人家是为自己的先人做道场,我去给他念什么经。”“这个道场要多少钱?”“少说也得有几十万。这是一家新加坡的富商,为自己所有的先人做超度,念大悲咒。”我大吃一惊,做一场佛事竟能收这么多的钱!她说:“便宜一点也行,出十元写个死者的牌位,可在殿里放七天。”她顺手指指大殿的左后角,我才发现那里有一堆牌位叠成的小山。我说:“看样子你是在家的居士吧。”她说才入佛门,知之不多。问及身上的尼姑黑袍,她说是在庙上买来的,三十五元一件,凡入这个大殿的信徒,必须穿僧衣,庙上有供应。我这才明白,刚才那帮俗家弟子为什么到客堂里去,专门来一次金单脱壳。这有点像学校里统一制作校服,是规矩但也是一笔可观的生意。从祗园寺出来我们拾级而上去看上顶上的百岁宫,实际上是一个山洞。相传明代有一无暇和尚来此修行,积28年刺舌血写得一部华严经。我们到时这里也正大做道场,问及价目,曰每场20万元。庙门前空地上几个石匠正在叮叮当当地刻功德牌。

④我们缓缓下山,走几步就会碰到扛着木头或担着砖瓦的山民,这些苦力不时停下来将木料拄地,擦着汗水。但是他们不肯静下来休息,而是向每一个擦身而过的游客仲出手:“菩萨保佑,行个好,给个茶水钱。钱给了修庙人比买了香火还灵。”这种层层的堵截使人大为扫兴。我立即想起在印度访问时的情景,回国后愤而写了一篇《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想不到今天在国内的圣地名山又重陷那时的窘境。

⑤下山后又接着看了地藏王殿,这是九华山的主供菩萨,殿内经声嗡嗡,木鱼声声。门口有一位边吃饭边当值的小僧,我问这里可做道场,他翻我一眼说:“这是地藏王亲自住的地方,怎么会不做?”很怪我的无知。问及价码,700元到20万元不等。下山时我们从九华街穿过,路过两间储蓄所,见柜上都有和尚在存钱。中午吃饭时我心里总是不悦。我突然感到昨天在山頂所陶醉的一湾山树,一湾翠竹,竟是一湾欲海。在薄暮时分于茂林修竹间所用心体会的淙淙细泉,原来都向着这个大海流了过来。

⑥午饭后我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下山。车到山口,闪过一湾翠竹和一棵枝叶如冠遮着半天的大树。树下露出了一座黄墙青瓦的古寺。这也是一座上了九华名刹榜的大庙,叫甘露寺,同时也是九华山佛学院。肃穆之象不由我驻车凭吊。正当中午,僧人午休,整座大庙寂然如灭,使人顿生忽入空门之感。大殿上杳无一人,惟几炷香纱缈自燃,几排坐禅的蒲团静列成行。佛祖端坐半空,目澄如水,静观大千。右侧为饭堂,十数排桌凳,原木原色,古拙简朴。桌上每隔二尺之远反扣两个碗,清洁照人。墙上有许多戒条都是当思一餐不易,一粒难得之语。饭厅之侧有平台,上植花木,红花绿叶。我们这样穿堂入室在大庙中随意行走,偶遇一二僧人也目不斜视,既不怕我们为偷为盗,也不把我们喜作上门的财神,心情比在山上时愉悦多了。

⑦从庙里出来继续下山,车子弯过一弯又一弯,峰峦叠翠,竹影绵绵。我想九华也可以说是一本令人参悟的哲学书。

(选自《梁衡散文选读》,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这篇文章取材平实中见深刻,别具慧眼,针砭时扌弊,引发读者共鸣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这篇文章以“感悟九华”为中心展开,按照游览的顺序来依次写自己的感悟,层次明晰。

C. 作者在文末记叙了自己在甘露寺游览的见闻,把甘露寺与前面的游览经历作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名山名寺应能让人静心感受它的自然山水之美,应保留它原有的肃穆、庄重和古朴的特点。

D. 本文叙事、描写、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叙事充满理性、冷静客观:情感丰富,有感染力;说理精辟,切中时弊。

2.本文意蕴丰富,试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在薄暮时分于茂林修竹间所用心体会的淙淙细泉,原来都向着这个大海流了过来。

3.梁衡散文的语言独具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也给无数创业者以机会,他曾说:创业者最重要的是非常喜欢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因为太爱这件事情而去做,而不是因为别人一句话,灵机一动就去做。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近几十年来,_____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______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______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______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周《逍遥游》)

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⑷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梗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1.下列对文中“微跛的孩子”这个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他是三十个来吊唁的小学生中的一个,本该回家或者在街头玩耍的他,却结伴迢迢来到这里吊唁鲁迅先生。

B. 他衣服褴褛、腿下微跛,一拐一拐地一直到了灵前,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让我疑惑他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

C. 他放下画册,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表达了他对鲁迅先生发自心底的无限敬慕之情。

D. 他吊唁时的敬慕与笃诚一如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我”,勾起了“我”对当年往事的回忆。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作者曾见过三位死人,与鲁迅先生并提的是孙中山先生和自己的母亲,可见鲁迅先生对作者的意义非凡。

B. 当年“我”放下玩具,走了好长一段路去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正如“微跛的孩子”夹着画册和石板结伴迢迢来祭悼鲁迅先生。

C. 作者用大段笔墨详细描写来祭悼鲁迅先生的数千个成年人,是为下文详细描写“微跛的孩子”张本。

D. 瞻仰孙中山先生的归途中,很多不同身份、不同政党的人都在发传单,可见孙先生的社会影响之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先生连鞠七个躬,“我”对他由忍不住想笑转变为崇敬。

B. 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这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 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前来吊唁的人物众多,作者不能一一熟识。

E. 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4.题目中“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