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秦刚说,对于中印边界问题,中方愿与印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秦刚说,对于中印边界问题,中方愿与印方通过和平友好的谈判,本着互谅互让、相互调整,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B. 面对急迫的传承之难,烧制青瓷 40 多年、非遗项目“宜兴青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詹杏娣近日将凝聚自己半辈子心血的青瓷釉料配方无偿捐献给无锡地区。

C. 户籍在城镇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外界关注十分有限,他们是陷在城市与农村夹缝中的一群人,与农村儿童一样缺少父母陪伴、隔代抚养、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困境。

D. 一些媒体常以“热捧”“八卦”的态度报道偶像们的花边新闻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却很少考虑这些报道会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年轻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成分残缺,“本着”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互谅互让、相互调整”后面加“的原则”;C项,成分残缺,“一样”后加“面临”;D项,句式杂糅,应在“吸引”前加“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② 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③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④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⑤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模式将在2017年迎来井喷期,用户规模破亿倚马可待,可又有几家意识到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②课后,一位宝鸡来的学生模仿霍松林讲“古典文学”几个字时一板一眼的语气和情态,逗得大家直乐,旁边的霍松林不以为然

雷厉风行,映照着互联网时代的速度,但也要避免一种错误倾向:面对新事物缺乏战略定力,盲目从事,一哄而上,速度“情结”严重。

④在“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隔岸观火,而应切实培养下一代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⑤历史上,汤显祖不像莎士比亚那样得宠,但当下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所具有的近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的地位,是莎士比亚望尘莫及的。

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这将带动自驾游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时间如行云流水一般,转眼间,《中国新歌声》就落下了帷幕,我们不管谁是冠军,我们只需要在乎这个夏天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的音乐。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再也没有旧中国时期的米珠薪桂的情况了,老百姓的收入也飞速增长,很多人再也不用过饿肚子吃不起饭的艰难生活。

③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真是让人不忍卒读,主角周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观众们的心也跟着她忧伤得难以释怀。

④令人侧目而视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 3 人分享,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获得。

⑤小说塑造了一个美如冠玉的男孩,他是贵族世家的儿子,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才华出众,在鱼龙混杂的社交界里,他像是一个骄傲的王子。

⑥我们的工作像是爬山,登高自卑,我们需要从山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朝着山顶走去,才能走得坚实,才能更好走向人生的深处和高处。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置弃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B. 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 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2.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下列小题。

河的第三条岸

(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

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

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我们呼喊,等待。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

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的头发渐渐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我到底有什么罪过?渐渐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的第三条岸”充满理想光环却又遥不可及,是人的心灵在家庭、社会甚至人生中无所依凭时的一种精神支撑,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B. “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觉得羞辱,所以,父亲走后,她从来没有关心过。

C.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事人称,使小说显得极为真实,同时,“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更有利于全面叙事描写,属于全知视角。

D. “父亲”是一个远离世俗、心性冷漠的人。自从他上船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家人的视线里,他为了自己的追求,对家人漠不关心。

2.小说中写“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概括“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3.如果说小说是表现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的话,你觉得小说中哪些人物可以分别作为代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