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

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B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注意语段由“我仿佛看见”引导,后面出现若干的场景,只能用“琴音遐想”,其他三个都不全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地球人口已超过70亿。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用未来、挑战、行动三个词组合扩展成一段话,表达你的思考,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要包括下面四个词语,不少于40字。

秋风   树叶   种子   果实

(1)描绘一种情景:

 

 

(2)请以秋风为主要描写对象来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想象自己是初春的一个花蕾,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段文字,表达对绽放、盛开的期待。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②不少于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一句诗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请根据诗句描写的对象和营造的意境(可参考图片画面),将其扩写成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查看答案

2017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五)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12月1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13岁的阮泽宇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设立“国家公祭鼎”,是首个国家公祭仪式的重要内容。据设计者介绍,国家公祭鼎的设计亦有数字寓意,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 1213公斤,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2)对于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并给出两点理由,言之成理,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