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庄子,会飞翔的人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庄子,会飞翔的人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许多树在北方的深秋都是这种凋零的状态,变得毫无诗意而让人感到单调和枯燥,如同一只美丽的锦鸡脱去一身毛羽那般。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了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识别这个古文人和另一个古文人的差异,有时一些很小的差异也别想遮掩。在有了一段时间研读之余,诸家的语言特征就展示出来了。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一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向更精美细腻的刻画;至于韩非子的文字,善于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庄子的超脱很轻易被捕捉。据说他曾经做过蒙城的漆园吏,也曾经有楚威王拜他为相遭拒绝之说,余下的生活痕迹就不甚了之了。现在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去对庄子行踪作细致地考订。那个时节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离我们太远了,有的已经模糊得如同雾色一般不可一掬。庄子的生动诙谐无所拘囿,使他从历史迷雾中走了出来,让我们点滴感受。我当然也品味了老子的玄乎、孔子孟子的实在、韩非子的狡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敏感,尽管现实的人要遵循孔孟之说去建功立业,但在精神上,我还是更倾向庄子,以至于后来把诸子篇章略过,只余庄子。

飞翔的庄子因为极少有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啧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不消说这是先秦时期独一无二的寓言表现天才,即便在后来,我们又能找出谁来与之相媲美呢。这些超现实的荒诞怪异的人物,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可见物质和精神并不是合比例延伸的。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这首诗就被耽搁下来。庄子是异于常人的,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结伴而过,藐姑射山的神人、混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1.文章的题目是庄子,会飞翔的人,联系全文,解释飞翔一词的含义。(4分)
2.作者认为庄子之外的诸子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简要概括。(4分)
3.文章意在写庄子,却用大量篇幅写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有什么作用?(4分)
4.本文充满意趣,这得力于作者运用大量的联想和想象,请举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1.“飞翔”指语言的文采飞扬,人生态度的不受牵绊、洒脱自由,想象的丰富奇特。 2.老子的文字过于简约,内容深奥;孔子的文字生动形象,孟子的文字精美细腻,二者在内容上都比较实在;韩非子善用寓言,轻松洒脱,耐人寻味,充满智慧。 3.(1)用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同庄子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衬托出庄子的作品语言和内容的诙谐幽默、洒脱自然的独特魅力。(2)充实了文章内容,开拓了思路,增强了文化色彩。 4.本文运用的联想和想象有:由鸟巢联想到飞翔的鸟,由飞翔的鸟想到飞翔的人,由庄子想到老子、孔子等人的作品,由庄子的作品想到庄子的现实处境和人生态度等等。作用:使文章内容丰富,思想充实,由表及里的联想使人们对庄子的认识逐步深入,这些想象贴切自然而又奇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结合全文意思,多角度的理解“飞翔”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然后正确确定答题区间。比如,从文本第三段最后一句“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便可得知,“飞翔”指的是庄子语言的文采飞扬;从文本第五段中“飞翔的庄子因为极少有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以及其他地方的句子,容易知道庄子的人生态度的不受牵绊、洒脱自由,想象的丰富奇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4分

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被降分录取。

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80所大学实行。

 

查看答案

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中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2)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3)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4)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5)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6)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4分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被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块好吃的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可以吃两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迟延满足而吃到了两块糖。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吃到两块软糖的孩子,长大工作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只吃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                   ,哀民生之多艰。

3)屈心而抑志兮,                

4                          ,固前圣之所厚。

5                   ,耳著明月珰。

6)蒲苇纫如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感皇恩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注】感皇恩:词牌名。杜陵:指代长安。许:赞赏,信任。

(1)陆游决计归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词中择取原句准确作答。(4分)

(2)从陆游决计归隐的原因中,可以捕捉到作者内心的哪些主要情绪?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