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湘苑中学周黎鹏同学从解放路定王台书城走出来时,恰好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湘苑中学周黎鹏同学从解放路定王台书城走出来时,恰好看到马路对面公共候车亭有位老人突然倒地。当他赶到老人身旁时,发现老人(女性)昏迷不醒,情况紧急。周黎鹏马上给救护中心(120)打了电话,并守护在老人身旁等待救助。医生到场开展紧急救护后将老人送到市人民医院救治。医务人员从老人身上手机的通话记录中发现:老人40分钟前与“儿子”通过电话。

请你以周黎鹏的名义给救护中心打一个应急电话,再以医生的名义给老人的“儿子”打一个电话,向各方简要说明事件情况,每个电话内容不超过40字。

(1)给救护中心:

(2)给老人“儿子):

 

(1)120吗?解放路定王台书城对面公共候车亭有位女性老人(老奶奶)昏迷,请速派救护人员前来救助。(2)你好!我是医生,你母亲在定王台书城对面公共候车亭昏迷,请你马上赶到市人民医院。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注意语言的得体,说话的对象和事件的紧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選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与今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没有听众的参与。随着时代发展,许多新的脱口秀形式出现,观众也有机会主动加入到讨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目内容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脱口秀为美国风云变换的社会增加了些并不稳定因素,日间的电视脱口秀节目热衷于揭露隐私,被称为“电视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奥斯卡奖”国际电影节奖项,一个美国本土电影评奖,由于美国电影文化影响了全球电影游戏规则,它超越本土性,被视为世界电影“至尊”。为了增强国际性,它设置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专门颁给优秀的非英语影片。

(1)      (2) (3) (4) (5)   (6)

A. 不仅是  更是    只是    才   然而    又

B. 不是    而是    只是    才   同时   /

C. 不仅是  更是    正是    /    同时   又

D. 既是    也是    正是    就   然而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前学校普遍存在课堂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作业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

B. 古人追求“以耕养读,勤耕立家,苦读荣身”,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耕读文化精神,保持终身学习,做有知识、有情怀的现代公民。

C. 陈绍宽上将是唯一一位经历了北洋、民国和新中国三代的海军将领,有人将他看做中国百年海军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更有人称他是中国海军将领的代表人物。

D. 人民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实践成果的价值主体。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登上岳麓山,极目远眺山下云雾朦胧的景致,感受清风拂面的畅快,真让人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B. 龙应台的文章以温润的锋芒、平民化的说理姿态著称,看似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大有深意。

C. 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内容为王“,要用大快人心的话语方式和呈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D. 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女子足球缺少关注,收入与男足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E. 从巴黎圣日耳曼转会至曼联后,伊布拉西诺维奇凭借自己的优异表现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球队的新精神领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心,需要被激活

一一访《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蒙曼

2月7日,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人们如潮的关注中落幕。睽违一年,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火爆春节荧屏。

记者:有网友给节目留言:“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高冷的文化节目让电视节目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曾经以为,诗词已远离,没想到,它一直与我价相伴。

康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果你在3000平方米的演播现场,会感到更震撼。节目第二季与第一季相比,加入了《诗经》、毛泽东诗词等内容,设置了“飞花令”这一环节,使比赛更激烈,更具观赏性。

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看到古典诗词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拥有更多潜在拥趸。中国古典诗词始终扮演着记录历史、记录情感的重要角色,我们曾一度忽略它,但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读诗、品诗帮助我们这些忙碌的当代人寻找穿越古代经典的准确定位,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属于每个人的精神归宿。

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无可限量的审美潜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达,有多少思想要表现,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学潜质供你发掘,这就是经典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蒙曼: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需要被激活。有了去年节日的预热,今年的火爆,我觉得理所应当。

诗心不死,诗情犹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丽的色彩,顿挫的节奏!温暖的情怀,这就是诗词的美。当我们享受着美,享受着来自《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浸润的时候,我们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实用类文本阅读 诗心,需要被激活阅读答案。“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走近诗词深处,与一个个诗人对话,在诗词意境中。感受着辞藻之美,心境之美,唤醒心底最温暖的记忆,应当成为现代人可以亲近的生活方式。

记者:“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通过诗词大会,我们认识了一位位最普通的诗词热爱者:农民白茹云、快递员曹中希、乡村医生、支教教师……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在舞台上,讲述他们的诗意人生。和选手接触过程中,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蒙更:节目之所以叫《中国诗词大会》,说明答题、夺冠并不是主要的,迫求的是以诗会友的精神传统,是诗意盎然的生活情趣。

第一场出现的小学教师刘泽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刘老师是农村孩子,家境不好,小时候家中仅有的一本书是毛主席的诗词集,这就成了他的文学启策书,也让他爱上了诗词这种文学形式。高中毕业后, 刘老师没有考上大学,就到建筑工地打工养家。但他是个特殊的农民工,每天早晨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背诵唐诗宋词。从背诵到创作,刘老师的才华被县里领导发现,要给他安排一个秘书之类的职位。但刘老师坚持要做一名小学教师,带着孩子们继续读诗。在困境中,他不曾忘记自己的精神追求,同时还努力点燃别人的精神追求。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诗意人生。

记者:“为什么要背诗?我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实用类文本阅读 诗心,需要被激活实用类文本阅读 诗心,需要被激活。”叶嘉莹先生曾经这样说。但在紧张的生活之中,人们常常抱怨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诵诗;而孩子们在课堂中却因学习压力,无休止地背诵、答题,失去了感知诗词之美的耐性。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当下如何被唤醒?

蒙更:每个人和诗结缘的情况都不一样。我小时候因为读唐诗故事喜欢上中国诗词,我喜欢把诗文和它背后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所以我现在的专业是中国古代史。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也可以经由更多的方式亲近传统文化,还可以和更多的同好交流。我们的诗词大会是一个例子,前两年“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引发几十万跟帖也是一个例子。

 

诗歌,不长。在这个快速前进的社会,利用零星时间读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余暇的片刻,你拿起一篇五言绝句,仅仅20个字,就会把你带入一个不同的情境中,让你沉静下来,感受你和古人之间生命状态的沟通,体悟那份触动和暖意。

所以,我理解的诗教,不是简单的背诗,而是体悟诗中的美,因此产生爱惜美的欲望,这就是善。由美育导向德育,从一个敏感的人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诗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康震: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具中国特色。说是古典,其实并不古,因为诗词形式在信息时代并不过时,无论是微信微薄,还是各大网站,都可以看到古典诗词的元素,它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典之古常常为今日之大用,这个大用就是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培育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人们需要经典,也需要对经典的阐释。经历了上千年时空转换,后来者很难凭借现代汉语穿越时空感受古典美的全部魅力。这就需要经典的阐释者拨开重重迷雾,为我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这是一个普及、传播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家庭、民间共同推动,形成合力.使中国诗词教育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选自《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心,需要被激活”的原因阐述的一项是 ( )

A. 虽然古典诗词一直存在,但生活紧张忙碌的当代人曾一度忽略了它的存在。

B. 诗心不死,诗情犹在。只有懂得享受中国诗词的美,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C. 品读中国经典诗词有助于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进而拥有诗意人生。

D. 古典诗词历经千年,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拥有更多潜在的拥趸。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康震认为,令人震撼的演播现场、新内容的补充和新环节的设汁,使得第二季比赛更成功。可见,节目的形式很重要。

B. 在访谈中,嘉宾多次巧妙引用诗词.这既符合访谈话题内容,又充分地表现了他们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C.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已火爆春节荧屏,而记者却引用网友留言称其为“高冷的文化节目”.记者这样表达明显不妥。

D. 康震站在民族的高度,认为古典诗词在涵养气质、孕育品格、培养精神和展现风貌方而有大用,委婉地否定了蒙曼关于美育和德育的说法。

E. 本访谈围绕“诗心”,就“为什么需要被激活”和“如何被激活”等问题从容展开,清晰连贯,是一次成功的访谈。

3.点评嘉宾认为当下该如何去努力激活诗心,唤醒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请概括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