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使人止晋鄙,留军邺                      壁:营垒,这里作动词用,驻扎。

B. 乃请宾客,车骑百余乘                    约:集合,聚集。

C.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魏公子曰        让:谦让。

D. 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之三年                资:赏金,作动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嬴闻如姬父人所杀/一羽之不举,不用力焉

B. 无所辞,未有路耳/忽反以游目兮

C. 吾攻赵旦暮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 所以自附于婚姻者/圣人之所以为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C. 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D. 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1.C 2.D 3.A 4.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意义推断能力。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中的词句。还有可以联想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此外,还要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本题要求选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让:责备。故选C。 点睛: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 (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 (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掌握能力。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为:“为”与后面的“所”构成被动/为:因为,由于;B项,顾:只不过/顾:环视;C项,且:将要/且:况且;D项,所以:……的原因/所以:……的原因。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题目为: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④复引车还问侯生”意思是魏公子又驾着车子回来问侯生,不能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排除BD两项。“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意思是:公子听从他的计划,向如姬请求。只能说明魏公子听从别人的建议,不能表现其“急人之困”。排除D。故选A。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认真辨析正误。本题C项中“平原君的激将法”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门神俱乐部

殷罗毕

    在距今2500年左右(也就是史称战国的时候)的一本杂书里有如下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这本著名的杂书是《山海经》。

    在书里,神荼、郁垒还只是四个黑魑魃的汉字,但很快,神荼和郁垒就大变活人来到了国人们的门前。汉代,在除夕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人们便开始削刻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的两边。这两个人形桃木像就是上门服务的神荼、郁垒,被称为桃符。为何古人单单选择了桃木为辟邪震鬼之物呢?在一本叫作《典术》的较为严肃的杂书里说:“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压伐邪气,制百鬼。”在这里我们触到了国人很实在的一面,他们的想法相当简单,人闻着难受的气味,那么鬼也一定同样难以消受而却步。为什么古人们会相信那两块桃木就能是两位远在沧海之中镇守鬼门的神人呢?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到《山海经》中神话的空间性,神灵的活动都是与我们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的,神、人活动混杂在一起,这一点与西方神话不同。因此,神人尽管遥远,但和我们一个世界,如果他们愿意来,他们就肯定能来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由于以木雕人太费事,人们便用削制好的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或者干脆削一块桃木钉在门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这块桃木称作“仙木”、“桃符”。再到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他们直接拿来两张大红纸片,把两位大神画将上去。然后一左一右贴在门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门神。当然,这是到了宋代之后的事情了。

    自神荼、郁垒开门神先河,中国的门神队伍便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也都成了门神。唐太宗李世民夜寐难安,疾病缠身,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便站到了太宗的寝殿门两边,太宗的病好了。为了让爱将脱身休息,唐太宗便命令画工描绘了两位武将的肖像在纸上,一左一右贴在寝殿门上。这两位杀人如麻的大英雄也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信得过、有威力的门神。后来的唐明皇也生了病,一个多月都没好。梦见一个大鬼捉住偷窃的小鬼,大鬼说:“臣是钟馗,殿试没有被录取,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皇帝从梦中醒来,病随即好了,于是召名画师吴道子,要他按梦中所见,将钟馗画出来。从此,就有了挂钟馗像的习俗。   

    之后,门神队伍就大肆泛滥,有赵云、马超、孙膑、庞涓、萧何、韩信、燃灯道人……这个名单可以无限制地蔓延下去。现在到周围各户人家的门上去看看,于是看到了我们当下众多门神:小燕子赵薇、老天王刘德华、小天王周杰伦、大熊猫、小熊猫、大头娃娃……事实上他们都和千百年来的神荼、郁垒具有相同的功能。中国的神灵和百姓混居,不单单是在名单上,还在门上。

1.下列关于“门神”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门神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山海经》中的记载,其发展演变经历了许多朝代,一直到了宋代才终于定型不变了。

B. 在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门神便应运而生了,这寄予着人们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C. 门神神荼、郁垒最早在战国时开始出现,那时的人们用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两边,称之为桃符。

D. 从秦琼、尉迟恭、钟馗、赵云等名单可以看出,门神是由生活中的凡人演化来的,他们都是杀人如麻的武将。

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桃木被选为辟邪震鬼之物,是因为在《典术》这本古老的杂书中记载了桃木是 “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

B. 古老的《山海经》《典术》尽管较为严肃,却为我们描绘了神仙鬼怪的世界,可以称得上是亦庄亦谐。

C. “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是对我们祖先的赞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节俭的影子。

D. 有皇上的御旨,再加上名画师吴道子的妙笔,秦琼、尉迟恭两位大英雄便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神话中的神灵的活动与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人和神难以分清。而西方的神话,例如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具有的是一个纵向垂直的等级结构,神灵们各自掌管着人间的一个部门,但又并不与人生活在一起。

B. 尽管民间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但是钟馗到底长什么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型,钟馗只是一个虚构的人。

C. 从神荼、郁垒到大小熊猫、大头娃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门神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没有减少。

D. 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就属于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这一思路所创造的神仙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 “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斯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D. 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 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C.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任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B. 小王屡试不爽,越考越没有兴趣,最后差点儿放弃了学业。

C. 钱钟书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说理深刻,材料丰富,文辞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D. 齐白石的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人说《断章》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却      ,他说:“这虽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      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      了风景。”

A. 不以为然         霎时         休戚相关           衬托

B. 不以为然         刹那         息息相关           点缀

C. 不以为意         刹那         休戚相关           点缀

D. 不以为意         霎时         息息相关           衬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