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烟雨狼渡滩 淡墨 生长在南高原的我,对于北方的草原,那该是多么的神往,听说要去狼...

烟雨狼渡滩

淡墨

生长在南高原的我,对于北方的草原,那该是多么的神往,听说要去狼渡草原,别提

心里有多高兴了!可天公不作美,我们还在出发前往狼渡草原的汽车上,那雨就淅淅沥沥 的,不断在下,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

走进狼渡滩,就走进了迷迷蒙蒙的烟雨,就走进了无边的惘怅…… 狼渡滩的烟雨如梦如纱,大地朦朦胧胧的,此时放眼狼渡滩,倒有雾里看花的朦胧

。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缄默。一味地阴 。烟雨蒙蒙的狼渡滩让人心生许多想象,这冷冷清清的狼渡草原,倒让我觉得这是一个

李清照写《声声慢》的那种凄凄惨惨戚戚的背景,是文人落魄的地方,是少女失恋的地 方,烟雨中我总觉得有忧伤无声地漫过狼渡草原。

烟雨中的狼渡滩,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一首朦胧的诗。烟雨中,狼渡滩的风很柔,雨 丝很细,细得听不见声音,细得如烟似雾。这时的雨,沾衣不湿,这时的雨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雨要是在江南,那是一定要冠以杏花的称谓的。这种时候在江南,或许你还会无意中走进戴望舒的《雨巷》,邂逅一个染上丁香味的姑娘。然而,在狼渡草原,一个特写的“狼”字把草原表现得十分野性,把狼渡滩呈现得十分荒凉!

狼渡滩的草很浅,看不见“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此时的狼渡滩,没有自在飞花轻似梦,只有无边丝雨细如愁。凄凄迷迷的冷雨,淋得草原的心都凉了,所有的词语都浓缩成一个字:冷!

一个潮湿了情感的日子,一个思想发茅的日子,每一片草叶上都悬挂着透明的忧伤。小草啊,你穿着那件薄薄的绿背心,该怎样去抵御这高原上的寒冷?这些浅浅的小草,这些荒凉的小生命,早就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兴,只浅浅的,薄薄的,紧贴泥土,紧贴大地。这狼渡滩的草,一抹似有若无的淡绿,被漠视,被践踏,被蹂躏,那细细的腰杆要何时才能挺起尊严?狼渡滩,暗藏着伤,却把痛苦紧紧地搂在怀里,好像一切都十分正

常,刻骨铭心的淡定。以淤泥的心态去承受黑暗,沉默,沉默得让人心疼。 但还好,这狼渡草原没有浮躁的尘埃,没有粗俗的污浊,连牛粪都散发着草原的芬

芳。狼渡草原,一年又一年,依旧提起精神,顶着寒冷,照样在草原上开放羊奶花,开放 蒲公英花、打碗花。开放金黄的蕨蔗花和白晶晶的野草莓花(在这里,柔弱的开放是多么的 丽)。这些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上 严的发言!那么浓重的雾都笼罩不住它,那么寒冷的凄风苦雨都抹不掉它,海水一样漫上 来的野草没能淹没它,一种“嘟嘟嘟”地不断冒出来的精神。

这儿的小草小花活得十分艰辛,活得十分仔细,是被大自然折磨后的缠绵和坚持。在 狼渡滩,连这草滩沟堑里的流水,都像是在踮起脚尖走路,屏声静息的。它流淌,却不张 扬自己在流淌。它歌唱,却把情感憋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歌唱,从不为了炫耀自己去设置 激流险滩。狼渡草原,积淀着一种平凡的小草精神,忍耐、卑微、倔强!活在被忘却里,奉 献在被忽略里。所有的生命都抢滩最低处。

狼渡滩,柔软。狼渡草原是一本打开的书,它有一帧永不退色的绿色封面。书里的字迹虽然潦草,虽

然漫漶,但它有泥沼晒不干的墨色,是荒原狂浪的大手笔。书里就用荒草般的草体书写着 一个狼的神话。据说这里到处都是深深的泥沼,到处都是诡秘的草滩,多少英雄的意志和

 

勇敢都在这里陷落了……羊过不去,牛过不去,马过不去,而据说一匹狼将身子腾的一

跃,过去了。所以这一滩广袤的泥淖才被当地老百姓起了一个阴冷诡秘的名字:“狼渡 滩”!但此后,那个神话的身后依旧是无边的泥沼,依旧是深深的苦难。因此,狼终究没有 成为英雄,狼的故事终究没有成为史诗和图腾。后来,时间的车轮旋转到了 1935 年 9 月,有一支红军队伍勇敢地队伍里穿过,狼渡滩曾经用它全部的阴险和歹毒去阻止这支军 队,但罪恶的埋伏仅仅抓住了几只穿破了的草鞋,仅仅缴获了几根吃剩下来的半截皮带。 可就是这几只穿破了的草鞋和几根吃剩下来的半截皮带让狼渡滩的灵魂陡然亮了。狼渡滩 精神陡然博大了起来。生命在死亡上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狼渡滩从此不再萎靡!

狼渡滩,一本写着柔弱也写着刚毅的书。小草精神和人性光辉在这里同时升起一轮温 暖的太阳!

顿时,一阵风吹散了草原上的阴霾。

1.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1)天公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不吭声,不咳嗽,只一味地阴沉,一味地沉默,一味

地阴霾。

(2)这些小小的花是述说生命的符号,是生命站在高原上的独白,是美站在恶的胸脯

上庄严的发言!

2.作者在倒数第三段写到狼的神话,主要用意是什么?

3.文章以“顿时,一阵风吹散了草原上的阴霾”结尾,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狼渡滩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4分)⑴(2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狼渡滩阴暗迷蒙、寂静冷清的环境,营造了一种令人压抑、窒息的氛围。⑵(2分)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或“博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柔弱的小花那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也抒发了作者对小草强烈的赞美之情。 2.(4分)借交代“狼渡滩”名称的由来,突出强调狼渡滩难以被征服的恶劣自然环境,( 2分)说明狼有远超英雄的意志和勇敢,却没有成为英雄,有力衬托了红军征服狼渡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2分) 3.(4分)与文章开头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潮湿了”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2分)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心情因受到小草精神和红军的人性光辉的鼓舞而改变,升华了文章的主旨。(2分) 4.(6分)⑴狼渡滩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呈现出的柔美。烟雨迷蒙,如梦如纱,充满诗情画意;小草纤细淡绿,野花美丽绽放;没有尘埃污浊,处处散发着芬芳。⑵狼渡滩表现出的荒原所特有的粗犷美。狼渡滩湿冷荒凉、泥沼遍布,关于狼的传说更使狼渡滩充满野性和神秘感,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独特的审美体验。⑶狼渡滩小花小草等生物身上呈现出来的精神美。这些花草虽然柔弱卑微、平实低调、沉默忍耐,却不失倔强,顽强抗争,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之美。⑷红军征服狼渡滩的壮举体现出来的人性美。红军长征从狼渡滩走过,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用生命在死亡之地书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狼渡滩的精神境界被扩大提升,这是一种刚毅的人性美。(每条2分,答出其中三条即可。) 【解析】 1.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赏析句子,首先要看它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有无特殊句式,句子中是不是偶运用精妙的词语;其次要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内容;体会出哪些思想情感;最后结合着具体的文章内容,分条作答,写清理由即可。例如,本题抓住两个语句中的关键词,从句式上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着具体语境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其作用即可。 2.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一是,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二是,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三是,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例如本题可根据以上常见作用,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3.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一、渲染故事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二、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三、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还可以为下文发展做铺垫四、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五、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4. 【考点定位】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作为一道探究题,要仔细审题,例如本题要求探究狼渡滩的美,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思考,显然不可能只是探究狼渡滩自身的环境美,也应该探究其人文属性,即精神美。还要从人物精神的角度探究在狼渡滩生活或相关的人物的精神美。答题时,要根据人、景描写,分析情感态度。“他山之石可攻玉”,作者对人物、景物的描写,有时也能帮我们分析其情感态度。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景物的描写,往往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或相关的情感;对人物的外在描写,也往往是为了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及性格特征。所以,我们在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时,要善于根据文中关于人物和景物的描写,由表及里,观其外表,知其内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背诵默写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4)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5)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宫①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③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注】①望夷宫:秦国宫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个隐

士。 ③重华:指传说中上古时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领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化用“指鹿为马”了这一典故,此句写出了统治者的荒谬无道。

B.诗中五六两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隐居生活的艰苦和辛酸。

C. “春风”一句表达了桃源中人听闻外界战乱不断,不胜悲慨,泪落沾巾。

D.本诗是从桃源中人的角度叙述的,而《桃花源记》是从渔人角度叙述的。

(2)下列各项诗句不属于对桃花源中的景色进行直接描写的一项是

A.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陶渊明《桃花源诗》)

B.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韩愈《桃源图》)

C.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刘禹锡《桃源行》)

D.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惊相问。(王安石《桃源行》)

(3)本诗最后两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意蕴深远。请结合诗中相关内 容,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宣字孔和,乐安人也。为郡吏。太守杨沛梦人曰:"八月一日曹公当至,必与君杖,

饮以药酒。"使宣占之。是时黄巾贼起。宣对曰:"夫杖起弱者,药治人病,八月一日,贼

必除灭。"至期,贼果破。

后东平刘桢梦蛇生四足,穴居门中,使宣占之,宣曰:"此为国梦,非君家之事也。当 杀女子而作贼者。"顷之,女贼郑、姜遂俱夷讨,以蛇女子之祥,足非蛇之所宜故也。

文帝①问宣曰:"吾梦殿屋两瓦坠地,化为双鸳鸯,此何谓也?"宣对曰:"后宫当有暴死 者。"帝曰:"吾诈卿耳!"宣对曰:"夫梦者意耳,苟以形言,便占吉凶。"言未毕,而黄门令 奏宫人相杀。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 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②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入迫使者不及。帝复问曰:"吾梦摩 钱文,欲令灭而更愈明,此何谓邪?"宣怅然不对。帝重问之,宣对曰:"此陛下家事,虽意 欲尔而太后不听,是以文欲灭而明耳。"时帝欲治弟植之罪,逼于太后,但加贬爵。

以宣为中郎,属太史。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③,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 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后又问宣曰:"昨夜尝见刍狗,何也?"宣曰:"君欲堕车折 脚,宜戒慎之。"顿之,果如宣言。后又问宣:"昨夜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当 善护之。"俄遂火起。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宣对曰:" 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 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刍狗既 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宣之叙梦,凡此类也。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

④之相矣。其余效故不次列。明帝末卒。

(节选自《魏书·方技传》)

【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220-226 年在位。②甄后:文昭甄皇后,因罪被魏文帝赐 死。③刍狗:草扎的狗,用以祭祀。④建平:朱建平,当时一位精通相术的奇人。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女贼郑、姜遂俱夷.讨(平安)

B. . 苟以形.言(表现)

C. 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连接)

D. 其余效.故不次列(效验)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蛇女子之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 闻宣言而.悔之/弃甲曳兵而.走

C. 其.占何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 宣之.叙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3.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 也

B. 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 也

C. 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 也

D. 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 也

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周宣占梦料事如神的一项是(    )

①必与君杖,饮以药酒    ②蛇生四足,穴居门中

③女贼郑、姜遂俱夷讨          ④后宫当有暴死者

⑤有顷出行,果遇丰膳        ⑥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之相矣

A. ①②⑤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④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宣认为拐杖扶持弱者,药酒医治疾病,因此太守杨沛的梦预示着叛乱即将平息。

B. 周宣认为东平刘桢的蛇生四足之梦不是家事,而是国事,预示着即将杀死女叛贼。
C 周宣认为魏文帝叙述的殿瓦坠地和青气属天之梦,虽然是信口虚构,却仍会应验。
D.周宣认为梦境和言语都是神灵的意志,所以无论真梦假梦,都有吉凶,都会应验。

6.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陛下家事,虽意欲尔而太后不听,是以文欲灭而明耳。

(2)时帝欲治弟植之罪,逼于太后,但加贬爵。

(3)前后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

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

“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 “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有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 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竹林七贤”即阮 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

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 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 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 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

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 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在空 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 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玄学给两汉以来

 

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

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

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 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 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 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

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

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 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

1.下面对“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

B. 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

C. 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

D. 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

2.以下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

B. 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

C. 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

D. 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 现。

B. 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 己。

C. 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 义。

D. 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 放。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对于文化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鸡鸣入机织、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鸡鸣、黄昏、人定”分别指的凌晨 1 点到 3 点、19 点到 21 点和 21 点到 23 点。

B.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 24 个特定节令,夏季的六个节气按顺序分 别是:立夏、芒种、小满、夏至、小暑、大暑。

C.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 节、腊八节等。其中中秋节是全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D.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 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左 除”也指升职。(3)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4)谪。降 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