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发布的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

下面是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发布的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创刊于1973年的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44年来,在编者、作者、读者的共同努力下,业已跻身全国知名省级文学副刊之列。以“盲评、高规格”为特点的“井冈山文学奖”以连续举办四届,备受全国副刊界广泛关注,赢得全国名家一致赞赏。

今年年底,以“与时代同行、以文学为魂与读者连心”为宗旨的《井冈山》副刊,将迎来出刊2000期。为此,《井冈山》从即日起开展“我与《井冈山》”征文活动。诚挚恳请老中青作者,诚挚恳请老中青作者、广大读者以及省内外作家撰写故事,抒发对《井冈山》的感情,或畅叙鄙见,让《井冈山》更进一步。

征文以散文为主,字数控制在1200字以内。为方便联系,来稿请写明垂询方式。投稿邮箱为liuyijiang2010@126.com,请注明“我与《井冈山》”征文。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1)广泛、诚挚(2)鄙见、垂询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小题,“广泛”与“备受”重复;“诚挚”与“恳请”重复。第二小题,“鄙见”是指自己粗陋的意见,是个谦词,不能用于别人;“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不能用于自己问别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中国体坛风云人物李茂大训练时的精彩瞬间。而且对画面进行准确形象的描写,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4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8个字。

“共享单车”一经投入就赢得了市民们的叫好和参与,吸引了各方资本,迅速引发了一股共享热潮,______。共享单车占用人行道空间,乱停乱放,由此带来新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一些一线城市自行车道的空间本就不足,短时间内大量单车的涌入滋生了大量的管理难题。_______,当雨雪覆盖的数以万计的单车“尸横遍野”时,谁来为这些单车造成的污染埋单?单车公司收取的巨额押金应该如何监管?政府治理与企业责任的边界在哪里?这场共享热来得突然,处理起来却并不从容。因此,不能等待共享热的浪潮自行消退后才去正视这些问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雍也》中说自己要有成就也要帮助别人有成就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杜甫《春望》一诗中用细节描写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1.请对诗歌颔联中的“暗”“渡”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不寐”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范忠贞传

戴震(清)

范承谟,字觐公。大学士文程之次子。年十七,选充侍卫。康熙七年,授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浙江。时吴三桂王云南、耿精忠王福建、尚可喜王广东,号三藩王;骄骞未易控抑,朝廷一示宽大,恐急激生变。承谟至浙,以固民心为本,劾奏吏为民害者;及得民间豪滑,除之,务使民安静乐业。浙东诸郡田硗确积逋年久承谟请蠲免得诏行巡与父老童稚相接语。以故悉民疾苦,设施拯恤。八年,嘉、湖二府水灾,疏请漕粮积逋概行停止;户部核漕粮无豁免例,圣祖特旨下部再议,卒宽恤免征。承谟在浙四载,前后疏奏,天子悉俞其所请;民无负累,以得安其新业

朝廷知承谟曲体民隐,抚民如食疾子;而福建边疆重地、海氛未靖,迁兵部右侍郎,总督福建军务。承谟至闽,疏言“闽人活计,非耕即渔。自禁海已来,徙边海之民居,内以台塞为界;民田废弃二万余顷,亏减正供至二十余万。请民沿边采捕,十取一充渔课;其所入可接军饷”。又陈军屯有五便,请使受饷之士卒垦辟荒地;六年后,始裁其饷。

是时吴三桂反于云南,承谟密上封事,言“功令钱粮考成太重及盗案处分太严,致有司专务催科,共相讳盗,图苟免参劾,请因时制宜,以宽广得民”。会闽藩阴与吴三桂连结,谋逆已成。承谟其言貌异常,密檄诸道,将以谒新总督为名,各率健儿前至,用折逆谋。事未集而闽藩反,诈执承谟,承谟仰天大骂,耿精忠素惮承谟威望,杀之重民之怒,乃械系承谟,置守者三十二人。贼进水浆,承谟绝食,八日不死。而巡抚刘秉政已为精忠所得,遣说承谟降;承谟令两卒扶持下床,秉政且进且揖,承谟奋足蹶秉政仆地。骂曰:“诸逆当受诛,我褫其魄。”

既而,王师破仙霞关,精忠降,遣人刺承谟以灭反状。同时死者,自幕客至隶卒五十三人。承谟居械所三载,冠御赐冠、衣辞母时衣,每朔望奉”时宪书”置上几,北面拜跪。及死时,贼夜至,承谟起索冠,贼夺掷之;承谟以械拉掷冠者头,乃整衣望阙九叩首,竟被害。天子震悼,赐谥”忠贞“。

                                                (选自《戴震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沿边采捕     听:允许

B. 承谟其言貌异常   觇:暗中察看

C. 诸逆当受诛       旋:立即

D. 遣人刺承谟以灭反状   趣:通“趋”,奔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劾奏吏为民害者     欲人无惑也难矣

B. 十取一充渔课       木欣欣向荣

C. 密檄诸道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 贼夺掷之           倚歌和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浙东诸郡田硗确/积逋年久/承谟请蠲免/得诏行巡/与父老童稚相接语

B. 浙东诸郡田/硗确积逋/年久/承谟请蠲免/得诏行巡/与父老童稚相接语

C. 浙东诸郡田硗确/积逋年久/谟请蠲免得诏/行巡与父老童稚相接语

D. 浙东诸郡田/硗确积逋/年久/承谟请蠲免得诏/行巡与父老童稚相接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承谟在浙江,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扶民,漕粮免征,百姓安居。

B. 范承谟在福建,针对禁海政策造成的农田废弃及朝廷各级官员以催收赋税为务等事屡次上书言事。

C. 耿精忠将范承谟囚禁起来,派刘秉政前去劝降,刘秉正被范承谟踢倒在地,并遭受斥骂。

D. 范承谟被关押时,常戴御赐冠帽,每月月初便把“时宪书”放于几案上,最后从容自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谟在浙四载,前后疏奏,天子悉俞其所请;民无负累,以得安其新业。

(2)耿精忠素惮承谟威望,杀之重民之怒,乃械系承谟,置守者三十二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