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元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操行坚正,言无所忌。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迁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

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 皇甫镈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终狂,可内移。” 乃改袁州刺史。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①,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②庙碑》)

注:①焄蒿凄怆:熏香祭祀引起凄怆的感情。②韩文公:韩愈,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刺史恶之,其狱           按:查办

B操行坚正,言无所忌。       鲠:直

C.愈终狂,可内移             疏:粗疏

D.诏拜公昌黎伯,故曰         榜:诏书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B.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C.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D.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直言无所忌。他认为华阴令柳涧案件是前后刺史勾结造成的,上书请求治刺史的罪。后御史重审此案,韩愈受到了牵连。

B.韩愈为官能够造福百姓。因有人从中作梗,韩愈从潮州改任袁州刺史,在袁州他赎买七百多奴隶,让他们回家与父母团聚。

C.韩愈聪明敏锐,不会诡诈善变;能够始终如一地接纳提携后进之士,经他指导的“韩门弟子”中像孟郊、张籍称名于当时。

D.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兴办教育,潮州人信仰、缅怀他。作者以“凿井得泉” 为喻说明韩愈对潮州深怀眷恋之情,为韩愈正名。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2)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直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1.D 2.B 3.C 4.(1)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2)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他死后如果有知觉的话,是不会眷恋潮州的,这很明显。 【解析】 1. 试题分析:“榜”是“木匾、匾额”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此题“榜”解释为“诏书”和前后文语义不搭配,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愈”做后句的主语,不做前句的宾语,“怒”“持”两个行为,中间要分开,“将”修饰后面的“抵”中间不要断开。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此题“愈”做后句的主语,不做前句的宾语,“怒”“持”两个行为,中间要分开,“将”修饰后面的“抵”中间不要断开。 3. 试题分析:“始终如一”错误,孟郊、张籍非“韩门弟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始终如一”错误,孟郊、张籍非“韩门弟子”。 4.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所以”“一”“去”“谪”“知”“审”。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所以”“一”“去”“谪”“知”“审”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2)中的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他操行坚定端正,言论鲠直无所顾忌。元和初年,暂时任国子博士。改任都官员外郎。升任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没有答复而刺史离职。柳涧指使百姓拦路索要军队停驻时差役的工钱,后任刺史厌恶他,审查这个案子,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处理。御史复查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受牵连重任国子博士。改任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升任刑部侍郎。 凤翔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宪宗派遣使者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奏表递上去后,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韩愈出言不逊,治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皇帝说:“韩愈身为人臣,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就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后,上表悲哀地谢罪。皇帝接到奏表,十分感动追悔,打算重新任用他,说:“韩愈以前议论的事是出于对朕的爱护,但是不应该说天子事奉佛就会寿命短促。”皇甫镈向来忌恨韩愈直率,就上奏说:“韩愈毕竟太狂妄,可以暂且酌情内移。”于是改任袁州刺史。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就归债主所有。韩愈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 所有的人,还给他们父母的有七百多人。召入朝廷拜授国子祭酒,改任兵部侍郎。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韩愈官位显达后,逐渐谢绝教授。他的门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法他,就远远不及他。跟韩愈交往的,如孟郊、张籍,也都有成就闻名于当时。 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 潮州人敬奉韩公,吃喝的时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必定到祠庙里去祈祷。可是祠庙在州官衙门大堂的后面,百姓以为进出不方便。前任州官想申请朝廷建造新的祠庙,没有成功。元佑五年,朝散郎王涤先生来担任这个州的知州,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老百姓心悦诚服以后,便下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好地方,一年后新庙就建成了。 有人说: “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的。”我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 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每当祭祀时,香雾缭绕,不由涌起悲伤凄怆的感觉,就象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元丰七年,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元代戏曲家,与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齐名,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B戏剧按作品内容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C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主要的悲剧作品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D卜儿是元杂剧中扮演老年妇人的角色,如《窦娥冤》中蔡婆。正旦是元杂剧中的女主角,如窦娥。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  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C影片《谁的青春不迷茫》改编自刘同同名小说,讲述了“好学生”林天娇和“学渣” 高翔,从偏见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学生成长烦恼的故事。

D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零排放、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壮大,让人类看到了克服汽车弊病的希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_____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_____党的创新 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_____出来。

A    躬身    体现     B.    躬行    发挥

C    躬身    体现     D.    躬行    发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     孝悌之义     锲而不舍     不积跬步

B度长絜大     一笑大方     比比皆是     好大喜功

C高深莫测     截然不同     自得其乐     营私武弊

D欲盖弥彰     一愁莫展     三推六问     红鸾天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