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 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 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注:嵯峨:山高峻貌。檠:灯台,灯架。

1.曲辞中哪些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归兴”?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曲辞最后三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两种加以赏析。

 

1.秋天晴空飘下的梧桐叶,明月高悬的夜晚耳畔传来的千家砧杵声,万里关山的距离,寒夜一盏孤灯,孤雁哀鸣,都增强了诗人要归乡的念头。 2.①烘托渲染,三更时分,诗人梦中醒来,眼前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耳畔听到数声离群孤雁的悲鸣,渲染出清冷寂静的氛围,表达诗人离乡在外内心的孤单、凄苦。②动静结合,眼前寒灯,耳畔孤雁数声悲鸣,一静一动,两相映照,表达诗人孤苦的心境。(其他答情景交融、铺排、虚实相生,言之成理即可按点给分,答对两种即可满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羁旅诗,通过描写秋夜中一些典型的意象,如落叶、明月、寒灯和鸣雁等来寄托诗人的思乡之情,归乡之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表现手法类题目,此类题目一般先考虑修辞手法,再考虑表现手法,最后考虑抒情方式。这三句没有用到修辞手法,故可以从表现手法中的烘托渲染和动静结合的角度来赏析,其他答情景交融、铺排、虚实相生,言之成理即可按点给分,答对两种即可满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能理剧,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岁余,征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常称曰:“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之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弘因大言激励虞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虞廷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阁訚衍衍,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履。”帝竟从安议。

明年,代第五伦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选自《后汉书?袁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B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C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D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B“典边”在文中的意思是册封、奖励边防将士,甲骨文中的“典”字上边是“册”,下边是“手”,作动词意为“以圣贤古籍为据主持事务”。

C“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D《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安甘于清贫,严于自律。有一年大雪成灾,大家都在扫雪开路,有人出门寻食,袁安却僵卧在床,他不愿在大雪天人人挨饿时影响别人。

B袁安执法严明,宽厚仁慈。在做楚郡太守处理楚王英阴谋叛乱的案件时,他把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逐一上奏,救出了四百多家人。

C袁安清正廉明,爱惜名声。袁安任河南尹,政策号令严明却没有因窝藏贿赂罪审讯过人,他的言行感动激励了很多人,在朝廷上下很有名气。

D袁安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孟云上书请求将俘虏发还北匈奴,而公卿们不同意,只有袁安胸有大局,力排众议,最终皇帝也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

(2)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不能走工业化的道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

B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而它们的宗旨和追求是完全一样的。

C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主张天道即人道,强调人事,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荀子、王夫之等人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要尊重自然规律,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相等的。

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演变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C从某种角度上说,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中国谋求更好的发展的一个机遇。

D一个“度”字不仅表现了中国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因而也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也集中体现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不能不顾现有国情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

B“度”体现出的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民族特别伟大的原因。

C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D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追求,它比工业文明更为先进。

 

查看答案

在家乡的四季中选一个你感受深刻的季节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标题自拟(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3)不得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歌一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①故园:指长安,诗人曾住于此  ②龙钟:湿漉漉,泪水很多的样子

l)根据诗句,能推断出诗人是在向什么方向行进的途中遇到入京使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二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檐楹:屋檐房柱

(3)试以“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曰:“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伍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女,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于平王    媚:讨好

C不能无怨                望:盼望

D赐粟五万石,执珪        爵:赏赐爵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B二子到,父子俱死              曰诗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

C此剑直百金,与父              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既不得,掘楚平王            家祭无忘告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

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个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

C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珪,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