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三节文字选自《荀子?劝学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

下面三节文字选自《荀子?劝学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 

1.选出加括号的词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B.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C.诚宜(开张)圣听

D.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2.指出“所以”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

3.选出与“教使之然也”中的“然”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沛公然其计,从之

B.杂然相许

C.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归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可以为法则。

(2)形乎动静。

(3)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根据课文内容,这三节文字分别应插入课文的哪节之后? 

甲文在课文______后;乙文在课文 ______后;丙文在课文 ______后。

 

1.D 2.B(表原因) 3.C  4.(1)一切可以给人作准则。 (2)表现在言行举止上。 (3)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 (4)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持就可以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同黑起来。  5.分别填“文末 第三段 第一段” 【解析】 1.A.学者:古指求学的人;今指学术研究有一定造诣的人。B.以为:凭借……获得。C.开张:此指广泛,今指开业 2.A、C、D三项都解释为“用来…” 3.例句中“然”解释为“这样” ,A.认为……对 B.……的样子 D.对。 4.(1)重点  一:一切,法则:楷模,榜样;(2)重点  乎:于,在,动静:行为举止;(3)重点  渐:浸染,之:代指兰槐之根,服:佩戴;(4)重点  而:就,涅:黑泥 考查翻译句子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关注点:实词的理解情况,虚词的落实情况,语气的达成情况,句式的表达情况,句意的连贯情况。所以,平时在翻译课文,理解文章的时候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5.主要根据三个小段的内容决定,第一段讲学习的必要性,而课文主体讲的是重要性,故应该放在后面;第二段讲的是外部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放在课文的第三段后合适,第三个小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总结性的言论,所以放在第一部分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①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②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③备而动时④,则天不能病⑤;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注:①应:适应。②疆本:疆,通“强”;本,指根本,农业生产。③养:指养生的东西。④动时:指耕作适时。⑤病:有“害”的意思。

1.借助于工具书,读通这段文字,然后说一说,这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依次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假如一时解释不出,则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否有同义或近义的。

(1)之_________(2)循_________(3)道_________ 

(4)之_________(5)倍_________(6)薄_________ 

(7)以_________(8)然_________(9)于_________ 

(l0)分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典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上有何特色?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查看答案

 “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⑦渡过。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佛印绝似弥勒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查看答案

 “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试确定下面句中的“疾”字该选用哪一个义项,在后面括号里标明号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 

(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

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  )

 

查看答案

选出划线的“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的一项(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C.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