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南宋 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邓剡被元兵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途经台城(今南京),作了此词。

1.词的上阕两次写到“叶”,有何妙处。(6分)

2.全词以“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作结,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仍频,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明史·蒋瑶列传》有删节)

注:①疋,同“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责:索取

B. 微瑶,民且重困                  微:微小

C. 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        称:称赞

D. 帝幸承天,瑶扈从                幸:宠爱

2.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蒋瑶“端亮清介”的一组是(     ) (3分)

①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②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

③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④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⑤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  ⑥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A. ①③⑤      B.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蒋瑶认为如果其他局都像内府军器局这样让宦官挤占太多名额,军队的财物就会被大量损耗掉,建议皇帝裁剪人手。

B. 明武宗南巡到扬州,宠臣们索求的东西无所不至。蒋瑶坚持抵制,才使当地百姓免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人们很感激他。

C. 宫殿建成后,皇帝设宴宴请大臣,看见蒋瑶被安排坐在宫殿外面,就让皇亲们移到大殿右面来给蒋瑶让地方。

D. 京城频繁大兴土木,蒋瑶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并请示停止那些并不紧急的工程,既增补了人力,又节约了开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3分)

                                                                       

(2)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3分)

                                                                      

 (3)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4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都市“蚁族”要生存更要发展

陶短房

对普遍存在的都市“蚁族”群体,各界存在许多争议。

有些人将他们看作城市秩序的隐患,和城市面貌的不和谐因素,希望“蚁族”尽可能减少、甚至最好消失,他们提出的方案,往往是围绕着这一初衷做文章、下功夫。这些方案或釜底抽薪,从市容整顿等方向入手,减少适合“蚁族”居住的房源;或借力打力,从用工制度、购房购车和劳保、医保、子女入学等方面收紧尺度,让大都市变成对“蚁族”而言“不宜居”的地方;或旁敲侧击,正面鼓励“蚁族”不要“贪恋大都市的繁华”,而应去小城市、内地或家乡一展身手。

 “蚁族”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

他们之所以留在大都市,并非因为喜欢动荡、艰苦、背井离乡,更不是觉得大都市的群租屋、地下室、亭子间,会比家乡的故居更舒适、更安逸,他们之所以留下,是因为认识到大城市生活困难多,但机遇也多,并坚信自己的能力、学识和适应性,希望凭借一己之能,一己之力,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世界、新天地里,搏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正如“2010年中国蚁族生存报告”所显示的,“蚁族”并不是都市的弱者,他们中许多人年纪轻、学历高,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光明的前景,相较于当地学历相近的同龄人,他们往往有更坚韧的神经,更强的适应力,和更丰富的阅历,对来之不易的机遇也更为珍惜。

很清楚,这样的一群人成为“蚁族”,留在大都市,既不是都市人机遇、生活资料的“窃贼”,也不是伸手乞怜的弱者,而是一些只要给予相对公平的水土、阳光,就可以灿烂开放的优选花朵,是都市社会的生力军。大都市固然给予他们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他们的存在,却也让大都市得以始终保持人才和社会活力的优选,是都市社会肌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大都市和“蚁族”,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依存关系。

明白了这一点,就该清楚意识到,将“蚁族”软硬兼施地排斥出大都市生活圈,对于“蚁族”而言,是丧失了迅速进入“主竞争圈”的捷径,和快速积累工作、社会和生活阅历的机会,而对大都市而言,则丧失了最可宝贵的社会活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同样,仅仅从房租、暂住证、民工小学、劳保衔接等方面“照顾”,也是隔靴搔痒。“蚁族”所最关切的,是通过努力获得和“老都市人”平等竞争的进阶之途,是货真价实、名实俱归的“新都市人”身份,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否凭本事、努力,获得更好的饭碗。

都市“蚁族”需要生存,更需要发展;大都市社会需要安定、秩序,更需要源头活水和竞争活力。“蚁族”不是大都市的包袱、累赘或市容污染,而是都市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活力源、维生素,想方设法挤走他们,对他们、对大都市,都是损失和浪费,而要留住他们,最重要的并非让他们住上更便宜、更舒服的“蚂蚁窝”,而是要呵护他们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大都市之梦”可以做下去。

事实上,目前中国沿海大都市的许多重要领域、单位和岗位,“蚁族”都成为中坚力量,各行各业的众多成功者、知名人士,从“蚁族”中通过个人努力和社会机遇脱颖而出的,也大有人在,“蚁族”们的大都市之梦,是通过自己的勤劳、才智,最终摆脱“蚂蚁的命运”,在阳光下尽情舒展。他们所需的并非好一点、便宜一点的“蚁穴”,而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水土和阳光,是公平的生存、发展机会。

1.下列关于“蚁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蚁族”是指留在大都市里打拼的外来人员群体,他们被有些人当作是城市秩序的隐患和城市面貌的不和谐因素。

B. “蚁族”是都市社会的生力军,只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他们就可能成为灿烂开放的优选花朵。

C. “蚁族”的存在,是都市社会肌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使大都市始终保持人才和社会活力的优选。

D.大都市和“蚁族”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中国沿海大都市的重要领域、单位和岗位,“蚁族”都成为中坚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蚁族”看作是城市秩序的隐患和城市面貌的不和谐因素,于是他们提出了许多旨在使“蚁族”尽可能减少、甚至消失的方案。

B. “蚁族”被排斥出大都市生活圈,就会使得他们丧失快速积累工作、社会和生活阅历的机会,丧失迅速进入城市“主竞争圈”的捷径。

C.在都市生活中,“蚁族”关注的是通过努力获得和“老都市人”平等竞争的进阶之途,而不是从房租、暂住证、民工小学、劳保衔接等方面“照顾”。

D. “蚁族”是都市源头活水和竞争活力,都市必须处理好“蚁族”的生存、发展和大都市社会安定、秩序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蚁族”减少适合居住的房源,从用工制度、购房购车和劳保、医保、子女入学等方面等加以限制,都说明不少人对都市“蚁族”的存在缺乏正确的认识。

B.因为“蚁族”相信自己能够凭本事、努力,获得更好的饭碗,所以他们反对软硬兼施的将他们排斥出大都市生活圈的做法。

C.赶走“蚁族”,对他们、对大都市,都是损失和浪费,因为他们是都市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活力源、维生素,而不是大都市的包袱、累赘和市容污染。

D. “蚁族”们的都市之梦,是要通过个人努力和勤劳、才智,最终摆脱蚂蚁的命运,所以他们所需的并非仅仅好一点、便宜一点的“蚁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雅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涵意的范围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某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以一份名为“城市发展与家庭道德教育”的调查表,对全市986户家庭进行了调查。在2612份有效问卷中发现,只有30%的学生认为坐公交车不买票、在公共建筑上随意刻画违反了道德规范,40%的学生认为“吸毒”危害健康,46.1%的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调查还发现,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近80%的未成年人在网上看过与性有关的不健康的内容。

   同样是这份最新调查统计,不少父母虽然主观上将“道德教育”排在第一位(52.8%);但客观上,现实中的家庭教育任务排序,却是“智力开发和提高学习成绩”(46.4%)高居首位。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不超过30字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