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M、N、P 为电场线上的三个点,M、N 是同一电场线上两点。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 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同一负电荷在 N 点的加速度最大
B. M、N、P 三点中 N 点的电势最高
C. 正电荷从 M 点自由释放,电荷不可能沿电场线运动到 N 点
D. 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同正电荷在 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N 点的电势能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s平均速度大于10m/s
B. 15s末开始运动员静止
C. 10s末速度方向改变
D. 10s-15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下列物理研究方法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质量为m=0.5 kg、长L=1 m的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l kg的物体A(视为质点)以v0=4 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5 N,物体A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m=2 kg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 s末物体到达B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g=10 m/s2,求:
(1)小物体在传送带A、B两端间运动的平均速度v;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图所示,一个截面是三角形的物体P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斜面与水平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β,P的顶端装有一定滑轮,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连接A、B二个质量相等的滑块,连接后细绳与各自的斜面平行,所有接触面都不计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固定不动,求A、B的加速度大小.
(2)若P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多大时能使A、B与斜面不发生相对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