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

某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B.在一个弹簧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F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秤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秤的弹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

(1)在步骤C中,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N。

(2)在步骤D中,合力F′=________N。

(3)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00 5.2±0.2 在竖直方向且数值与F近似相等 【解析】 试题(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10格,则1格就等于0.1N,图指针落在3N格处,所以读数为3.00N. (2)两个分力为边做出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根据力的图示,可以测量出合力的大小大约为5.4N,故答案为:5.2±0.2N (3)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只要合力的大小与水杯重力大小相等,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探究实验小组在实验室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非平衡状态下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如下:

(1)将三个力传感器固定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平板上,调整位置,让ABC三个传感器的支架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0°、60°、30°,然后将三个传感器调零。

(2)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置于传感器ABC的上端,稳定后启动传感器,用力将平板竖直向上提起,保持两小球不脱离支架,传感器将记录一系列相同时刻的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传感器A的示数即为该时刻小球所受的合外力

B.传感器A的示数等于该时刻小球所受的支持力

C.相同时刻甲球所受的合外力大于乙球所受合外力

D.相同时刻甲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乙球所受合外力

(4)传感器某时刻的数据为,请选择合适的标度,在方格中画出的图示,运用平行四边形定求的合力________

(5)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在非平衡状态下力的合成与分解_____(填符合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查看答案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同一次验证过程中O点位置应相同

D.拉力F1F2的夹角应该较小

(4)由于实验室没有细绳,在进行实验时,图甲中的OBOC可以用橡皮条代替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检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如图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结点位置和两个弹賛测力计的示数、两根细绳的方向;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它们所夹的对角线;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____________;并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本实验中步骤c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下列哪种科学方法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测力计

B.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并且要尽量长一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弹賛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E.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用同一标度画出的图示,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5)若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在家中想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手中有一些弹性橡皮条(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如图丙所示,他们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系上细线,仍保证橡皮条原长相同,测得原长L0=5.40 cm。接下来把贴有白纸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人合作平行于纸面分别通过细线拉三根橡皮条至某一长度(在弹性限度内),保持状态不变;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结点位置和三个橡皮条另一端的位置,量出三个端点到结点O的距离分别为L1=9.20 cm、L2=8.40 cm、L3=7.50 cm,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作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图示,并说明是如何验证的。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具体的操作和相应的数据记录如下:

A.接通电磁铁的电源(图中未画出),让小铁球吸在开始端

B.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铁球的直径为d=10.0 mm

C.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L=82 cm

D.电磁铁断电时,小铁球自由下落

(1)在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2.50×10–3 s,由此可得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公式为v=_________(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__m/s2

 

查看答案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和加速度实验均被选为最完美的实验。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略将光滑的直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并用水钟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研究铜球的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预言铜球的运动速度是均匀不变的,伽利略却证明铜球的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请将亚里士多德的预言和伽利略的结论分别用公式表示(其中路程用x,速度用v,加速度用a,时间用t表示),亚里士多德的预言:________,伽利略的结论:________伽利略的两个实验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在自由落体的实验中,忽略了空气阻力,抓住了重力这一要素,在加速度实验中,伽利略选用光滑直木板槽和铜球进行实验研究铜球运动,是为了减少铜球运动的______,同时抓住铜球受______这一要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