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 C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B. 乙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C. 乙物体带9.6×10-16 C的负电荷
D. 乙物体带9.6×10-16 C的正电荷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量很小的点电荷称为元电荷
B. 电荷量=1.6×10-19 C称为元电荷
C. 元电荷也可作为电荷量的单位
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我国火星探测器计划于2020年前后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发射场发射入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假设探测器到了火星附近,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出探测器运动的周期为T以及运行速率为v,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
(1)求火星的质量;
(2)设某星球的质量为M,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离该星球球心r处具有的引力势能公式为Ep=- (取物体离该星球无穷远处势能为零)。若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绕火星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后来因为需要卫星的轨道半径变为r2,且r1:r2=1:2,求该卫星变轨前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的机械能之比。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0。
(1)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1,求比值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2,求比值的表达式。
一名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F2已知,引力常量为G,忽略各种阻力。求:
(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星球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