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题文)(题文)如图,两同心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B为均匀带负电绝缘环...

(题文)(题文)如图,两同心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B为均匀带负电绝缘环,A为导体环B绕环心转动时,导体环A产生顺时针电流且具有扩展趋势,则B的转动情况是(       )

A. 顺时针加速转动

B. 顺时针减速转动

C. 逆时针加速转动

D. 逆时针减速转动

 

A 【解析】 由图可知,A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内部磁场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可能为:向外增大或向里减小;若原磁场向外,则B中电流应为逆时针,由于B带负电,故B应顺时针转动且转速增大;若原磁场向里,则B中电流应为顺时针,则B应逆时针转动且转速减小;又因为导体环A具有扩展趋势,则B中电流应与A方向相反,即B应顺时针转动且转速增大,A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欲以图甲装置中的小车(含固定在小车上的挡光片)为研究对象来验证动能定理;他们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若小车质量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1)实验中,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功不便测量,故应设法消除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在完成了(1)的操作后,为确保小车运动中受到的合力与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重力大致相等,mM应满足关系是   

3)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mm,用刻度尺量得AB之间的距离为L

4)将小车停在桌面上的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本实验最终要探究的数学表达式应该是        .(用相应的字母mMt1t2Ld表示).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V"2﹣V02),填入表:

点迹
 

s/cm
 

△v2/m2s2
 

O
 

/
 

/
 

1
 

160
 

004
 

2
 

360
 

009
 

3
 

600
 

015
 

4
 

700
 

018
 

5
 

920
 

023
 

 

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结合如图2的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__N

本实验中是否必须满足小桶(含内部沙子)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若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力小于弹簧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科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一端固定有定滑轮且带有刻度尺的倾斜气垫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上A点处有一总质量为M带遮光片的长方形滑块,滑块用平行斜面的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实验步骤如下:

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

安装好实验器材,给气垫导轨接上气源,然后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为F,同时从气垫导轨刻度尺上读出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剪断细绳,让滑块滑向光电门,并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多次改变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记录相应的Lt的值,结果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d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   

2)剪断细绳后,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若动能定理成立,则在本实验中L的关系式为        

3)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请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图像,根据你所作的图像,本实验       (填不能)验证动能定理。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题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将木板略微倾斜以平衡摩擦力,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小车中砝码和挡光片的质量之和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则小车通过AB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ΔE=_______(用字母Mt1t2d表示)。

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的操作。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多组数据,其中M是小车、小车中砝码和挡光片的质量之和,|vv|是两个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取绳上拉力F大小近似等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WF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ΔE3_______W3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kg
 

|v-v|/m/s2
 

ΔE/J
 

F/N
 

W/J
 

1
 

1000
 

0380
 

0190
 

0400
 

0200
 

2
 

1000
 

0826
 

0413
 

0840
 

0420
 

3
 

1000
 

0996
 

ΔE3
 

1010
 

W3
 

4
 

2000
 

120
 

120
 

2420
 

121
 

5
 

2000
 

142
 

142
 

2860
 

143
 

 

3)若在本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完成如下操作:保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数量(取绳上拉力近似为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测得多组m的数据,并得到m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直线PQ的斜率为kAB两点的距离为s,挡光片的宽度为d,则=_______(用字母bdskg表示)。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钩码和木块组成系统的动能定理。实验中,木块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f。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组某些成员认为:

A.连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012 V的低压直流电源

B.实验时,木块与钩码的质量一定要满足M远大于m

C.实验时,需要考虑到摩擦阻力

D.实验时,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打点,再释放木块让钩码拉着木块拖着纸带运动

你认为以上合理的是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2)如图2所示是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E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的六个点(O为打下的第一点)。用刻度尺测出OD的距离为s,则D点的速度为_________。(用sf表示)

3)木块从静止释放滑行s距离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