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小球1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②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③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④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ACD C m1OP=m1OM+m2ON m1(OP)2=m1(OM)2+m2(ON)2 【解析】试题分析:①②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得出碰撞前后两球的速度,因为下落的时间相等,则水平位移代表平抛运动的速度.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动量守恒及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④小球落在斜面上,根据水平位移关系和竖直位移的关系,求出初速度与距离的表达式,从而得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①因为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根据,所以用水平射程可以代替速度,则需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射程间接测量速度,A正确;因为实验过程中我们只是得到水平的初速度,所以不需要保证轨道光滑,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且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故应保证斜槽末端水平,小球每次都从同一点滑下,B错误C正确;同时为了小球2能飞的更远,防止1反弹,球1的质量应大于球2的质量,故ACD正确. ②根据动量守恒得, ,所以除了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C正确. ③因为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则水平位移可以代表速度,OP是A球不与B球碰撞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A球碰撞前的速度,OM是A球碰撞后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A球的速度,ON是碰撞后B球的水平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B球的速度,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由功能关系可知,只要成立则机械能守恒,故若,说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④碰撞前, 落在图中的P′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小球和发生碰撞后, 的落点在图中M′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的落点是图中的N′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 设斜面BC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由平抛运动规律得,解得,同理, ,可见速度正比于.所以只要验证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物体的重力势能有关的因素是()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的速度    C. 物体和参考平面之间的高度差    D. 物体的大小

 

查看答案

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

A.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

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

C.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渐小

D.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

 

查看答案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9年2月11日晚宣布,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已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在太空中相撞,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对国际空间站等在轨太空设备都造成了潜在威胁。NASA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两颗完整在轨卫星相撞事故。新闻发言人凯利汉弗莱斯表示,撞击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约500英里处(约805公里)。发生相撞的分别是美国1997年发射的“铱33”卫星,以及俄罗斯1993年发射的“宇宙2251”卫星,据信已经废弃了10年。前者重约560千克,后者重约900千克。假设两颗卫星相撞前都在离地805公里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中学物理的知识,下面对于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说法正确的是()

A. 相撞后某些速度增大的碎片,要靠近地球运动

B. 相撞后某些速度增大的碎片,要远离地球运动

C. 相撞后所有的碎片都要靠近地球运动

D. 相撞后所有的碎片都要远离地球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打雷时,呆在木屋里比呆在汽车里更安全

C. 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用了牛顿第三定律

D. 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速度,是对地心的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摆球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上端固定,使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绳就会沿圆锥面旋转,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则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摆球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 摆球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D. 摆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