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左端带有挡板P的长木板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劲度系数很大的轻弹簧...

如图所示,左端带有挡板P的长木板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劲度系数很大的轻弹簧左端与P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右端在O点,木板上表面O点右侧粗糙、左侧光滑.若将木板固定,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以速度v0从距OLA点向左运动,与弹簧碰撞后反弹,向右最远运动至B点,OB的距离为3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及上述过程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2)解除对木板的固定,物块仍然从A点以初速度v0向左运动,由于弹簧劲度系数很大,物块与弹簧接触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物块与弹簧碰撞后,木板与物块交换速度.

①求物块从A点运动到刚接触弹簧经历的时间t

②物块最终离O点的距离x

 

(1)(2)①②x= L 【解析】(1)研究物块从A点开始运动至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研究物块从弹簧压缩量最大处至B点的过程,由功能关系有 解得 (2)①设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 解得 (方向水平向右) 设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 解得 (方向水平向左) 由几何关系有 解得 , ②设物块刚接触弹簧时,物块和木板速度分别是v1、v2,则 , 物块和木板碰撞交换速度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分别做加速和减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达到共同速度为v,则 , 解得 , , 上述过程由功能关系有 解得 x= 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MNPQ为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电阻R=3.0Ω,置于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中,OO′为磁场边界,磁场磁感应强度B=1.0T,导轨间距L=1.0m,质量m=1.0kg的导体棒垂直置于导轨上且与导轨电接触良好,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1.0Ωt=0时刻,导体棒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O′左侧某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0=1.0m/s2做匀加速运动, t0=2.0s时刻棒进入磁场继续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

(1)求0~t0时间内棒受到拉力的大小F0t0时刻进入磁场时回路的电功率P0

(2)求导体棒t0时刻进入磁场瞬间的加速度a;若此后棒在磁场中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至t1=4s时刻,求t0t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q

(3)在(2)情况下,已知t0t1时间内拉力做功W=5.7J,求此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式进入应用研究.在量子理论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不论它们相距都远,它们总是相关的,一个粒子状态的变化会立即影响到另一个粒子,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

(1)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玻尔氢原子理论,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观念

B.爱因斯坦研究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光子说属于量子理论的范畴

C.量子理论中,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D.微观粒子在受力状况和初速度确定的前提下,可以确定它此后运动状态和位置

(2)设一对静止的正、负电子湮灭后产生两个光子AB,已知电子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光子A的频率是____;若测量得光子A的波长为λ,则光子B的动量大小为____

(3)原子核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能发生β衰变产生新核,处于激发态的新核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①写出发生β衰变的方程;

②发生上述衰变时,探测器能接收到γ射线谱线有几条?求出波长最长γ光子的能量E

 

查看答案

(1)利用光的干涉两台相距很远几千公里联合动作的射电望远镜观察固定的射电恒星,可以精确测定大陆板块漂移速度.模型可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的双缝干涉,射电恒星看成点光源S,分布在地球上不同大陆的两个望远镜相当于两个狭缝S1S2,它们收到的满足相干条件,两望远镜收集到信号的处理中心相当于光屏上的P点.设某时刻P点到S1S2距离相等,SS1S2的距离也相等,当S2向上远离S1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P点接收到的信号先变强

B.P点接收到的信号先变弱

C.干涉条纹间距发生改变

D.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2)图乙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正弦波在某时刻的图象,O点是波源,图丙为波源O点的振动图象,图中x0TA均为已知量.由图象可求波的传播速度v=____,从t=0时刻到图甲对应时刻,波源O点的位移为____

(3)如图丁所示,玻璃砖ABCD的折射率n=1.732,左右两个侧面ADBC垂直于上表面AB,∠ADC=120º.一束光从图示方向射到AB面上,试通过计算作出光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_______

 

查看答案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ABCDA的循环过程,其中ABCD是两个等压过程,BCDA是两个绝热过程.关于气体状态变化及其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A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B.BC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ABCDA循环过程中,气体吸热对外做功

D.ABCDA循环过程中,A点对应气体状态温度最低

(2)要增强雨伞的防水作用,伞面可选择对水是_____(选填“浸润”或“不浸润”)的布料;布料经纬线间空隙很小,水珠落在伞面上由于____的作用,不能透过空隙.

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将V0=1 mL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V=600 mL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mL的油酸酒精溶液有75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稳定的油膜面积S=0.04 m2由此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大?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在探究“决定电阻丝电阻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根据下表中给出的电阻丝,分别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1)为探究电阻丝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表中 ____(填写编号)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材料

镍铬合金

康铜丝

锰铜丝

长度/m

1.0

0.5

1.0

1.5

1.0

1.0

1.0

横截面积/mm2

1.0

1.0

0.5

1.0

2.0

1.0

1.0

 

(2)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其中R1R2为两段电阻丝,为能直观反映两电阻大小关系,应选择____(选填“甲”或“乙”)电路进行实验.

(3)实验小组采用图丙所示装置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通过改变鳄鱼嘴夹子在电阻丝上位置,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长度.测出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丙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②实验中测出多组IL的数据,作出图线,测得图线斜率为k,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阻丝横截面积为s,则电阻丝电阻率ρ=____

③关于实验操作过程和误差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开关闭合前,应将图丙中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移到最左端

B.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路情况下,用多用表电压档检查电路

C.实验误差原因之一是测量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有误差

D.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