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

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的方法

D牛顿通过月地检测得到了万有引力常量

 

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由于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研究的加速度与合外力以及物体质量三者之间关系,变量较多,因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伽利略通过实验并逻辑推理认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的是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B错误;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C错误;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进行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由于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研究的加速度与合外力以及物体质量三者之间关系,变量较多,因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的是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卡文迪许根据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m=2kg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甲车上带有一半径R=1m的1/4光滑的圆弧轨道,其下端切线水平并与乙车上表面平滑对接,乙车上表面水平,动摩擦因数μ=,其上有一右端与车相连的轻弹簧,一质量为m0=1kg的小滑块P可看做质点从圆弧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乙车左端点B后将弹簧压缩到乙车上的C点,此时弹簧最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之后弹簧将滑块P弹回,已知B、C间的长度为L=15m,求:

1滑块P滑上乙车前瞬间甲车的速度v的大小;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3计算说明滑块最终能否从乙车左端滑出,若能滑出,则求出滑出时滑块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滑出,则求出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距C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水平运输带与一斜面MP平滑连接,小物体在此处无碰撞能量损失,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运输带运行的速度为v0=5 m/s在运输带上的N点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上面,N点距运输带的右端距离为x=3 m,小物体的质量为m=04 kg设小物体到达斜面最高点P时速度恰好为零,斜面长度L=125m,它与运输带的夹角为θ=37°。 sin370=06,cos370=08,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小物体运动到运输带右端时的速度v的大小;

2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由于传送小物体而使带动传送带的电动机多输出的能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ABC,B点为最低点,O为圆心,轨道半径R=1m,OA连线与OB夹角θ=37°现有一个质量m=02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圆弧轨道的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不计空气阻力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求:

1P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

2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实验时,为平衡摩擦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空沙桶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由此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丙中①所示的图线,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N;小车的质量M=        kg。若该组同学正确完成了1问中的步骤,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②”“③”或“④”

 

 

查看答案

利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将光电门固定在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细线的拉力的大小可由拉力传感器测出,小车包括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质量为M,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完成该实验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物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包括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质量M;

2在正确规范操作后,实验时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测出小车的质量M,遮光条宽度d,挡光时间及AB间的距离L,则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