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 kg的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斜面高度为H=1 m,M与...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 kg的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斜面高度为H1 m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m的质量为1 kg,起初mM竖直面上的最高点.现在使M受到一个大小为60 N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并且同时释放mF作用持续了05 s后撤去,求从撤去Fm落地,M的位移为多少?

 

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m与M在水平方向具有共同的加速度,由整体法(水平方向))有 隔离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由以上各式得: 力F作用0.5s末, M下降的高度 力F撤去后,水平方向M、m以速度vx做匀速直线运动。 对m而言,由于与M间的弹力为0,在竖直方向上做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段时间(至m落地)设为t2. 则: 或(舍去) 此过程中M的位移: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两个星球A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B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星球BO点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求:(1)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星球AB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来验证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在自制的双层架子上固定平板玻璃,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连接小车的细绳跨过定滑轮与小桶相连.实验步骤如下:

在两个小桶中装入适量细沙,并使两桶质量(含沙子)相同.

两车紧靠架子左边的挡板,在乙车上放一个砝码,同时释放两车,当车运动一段时间后,用手机对整个装置进行拍照.在照片上,通过装置上的刻度尺,测出甲、乙两车运动的距离x1x2

在乙车上逐渐增加砝码个数,重复步骤

1)本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验证小车发生的位移与小车的质量成________,来验证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2)实验前,该同学将装置的左端适当垫高了一些,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________(填)车受到的拉力更接近沙桶(含沙子)的重力.

3)若该同学以为横坐标,以乙车(含砝码)的质量m为纵坐标,作出的图线是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甲车”“乙车(含砝码)沙桶(含沙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同学们在操作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填字母代号).

两细绳必须等长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稍远些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查看答案

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给A施以一水平力F,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 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G的比值可能是( )

A. 3    B. 2    C. 1    D. 05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B球的速度为v

B.此时B球的速度为v

C.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

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加速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