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距离为L的两点,其中Q1带正电荷位于...

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在x轴上距离为L的两点,其中Q1带正电荷位于原点O,a、b是它们的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其中b点与O点相距3L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1

B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

 

A 【解析】 试题分析:在b点前做减速运动,b点后做加速运动,可见b点的加速度为0,则在b点受到两点电荷的电场力平衡,可知带负电,且有,,故A正确;在b点前做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故电场力做负功,故B错误;该电荷从a点到b点,做减速运动,且该电荷为正电荷,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大,电势升高,所以b点电势较高,故C错误;粒子从a到b,速度减小,电场力做负功,故电势能增大,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小,故D错误。 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以b点的加速度为突破口,根据库仑定律得到Q1和Q2的电量关系.以及知道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都产生了电荷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桌面长L,套上两端开有小孔的外罩(外罩内情况无法看见),桌面上沿中轴线有一段长度未知的粗糙面,其它部分光滑,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从桌面的左端沿桌面中轴线方向滑入,小物块与粗糙面的动摩擦系数,小物体滑出后做平抛运动,桌面离地高度h以及水平飞行距离s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

:1)未知粗糙面的长度太为多少?

2)若测得小物块从迸人桌面到落地经历总时间为,则粗糙面的前靖离桌面最左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两颗星组成的双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知双星系统中星体A的质量为m,星体B的质量为2m,两星体相距为L,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求该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圆弧形固定光滑轨道,a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53°,b点切线方向水平。一小球以水平初速度6m/s 做平抛运动刚好能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已知轨道半径R=lm,小球质量 m = 1kg.(sin53°=08 ,cos53°=06,g = 10m/s2

1求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

2小球到达b点时,轨道对小球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糖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

1)使木块从相对水平木板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板上滑行一段距离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若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x为横坐标、h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得到的图象应为

2)如果考虑木块与倾斜板乏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测出该竖直线与两板连接处的水平距离为L,如图甲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h - x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以上两空用abL中的某些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