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由不同材料拼接成的长直杆CPD,P为两材料分界点,DP>CP,现让直杆...

如图所示,由不同材料拼接成的长直杆CPDP为两材料分界点,DPCP,现让直杆以下面两种情况与水平面成45°。一个套在长直杆上的圆环静止开始从顶端滑到底端,两种情况下圆环经过相同的时间滑到P点。则圆环(     )

A. 与杆CP段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B. 两次滑到P点的速度一定不相同

C. 两次滑到P点摩擦力做功一定相同

D. 到达底端D所用时间较长

 

ABD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种情况:从C到P过程,,第二种情况:从D到P过程,,因为DP>CP,所以μ1>μ2,即圆环与直杆CP段的动摩擦因数大于圆环与直杆DP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小物块两次滑动经过P点的时间相同,且DP>CP,因此从D到P的平均速度大于从C到P的平均速度,设从C到P点时速度为v1,从D到P时速度为v2,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有:,即从D到P点速度大于从C到P点的速度,则得v1<v2,故B正确;由于不知道动摩擦因数以及DP和CP的具体关系,所以不能判断两次滑到P点摩擦力做功是否相等,故C错误;从C到D和从D到C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重力做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速度相等,设圆环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则第一种情况:从P到D过程,第二种情况:从P到C过程,因为DP>CP,v1<v2.所以t1>t2.则得第一次圆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长.故D正确.故选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动能定理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应用动能定理时注意正确选择两个状态,弄清运动过程中外力做功情况,可以不用关心具体的运动细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汽车质量为5 t汽车在水平面上行驶时,阻力与车重成正比,g=10 m/s2,当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速度为12 m/s突然减小油门,使发动机功率减小到40 kW,对接下去汽车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有   

A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     

B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C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最后的速度大小是8 m/s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弹簧p和细绳q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用小钩钩住质量为m的小球C,弹簧、细绳和小钩的质量均忽略不计静止时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若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q对球的拉力大小为mg

B若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C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p对球的拉力大小为mg

D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查看答案

用一水平力F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10m/s2,则可以计算出( )

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 F等于14N时物体的速度

C.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1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P;若在A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小球,经过时间t2落地完成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t2>2t1    Bt2=2t1    Ct2<2t1     D落在B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