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满分5 manfen5.com

(1)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

(2)8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

 

(1)1.8N.(2)60m.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速度时间图象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再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分别求出物体AB的位移,得到两个物体的间距. 【解析】 (1)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由v﹣t图象可知:A的初速度v0=6m/s,A物体的末速度v1=12m/s,B物体的速度v2=0,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① ② 对A、两物块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 ③ Ff=ma2 ④ 由①②③④可得:F=1.8N 即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1.8N. (2)设A、B两物块8s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图象得: m m 所以x=x1﹣x2=60 m 即8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为60m.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并联立方程组求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粗糙斜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求力F的取值范围.(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而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2m/s的速率运行.现把m=10kg的工件(可看作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高处,取g=10m/s2.求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斜面,结果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在第1s内位移为6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求:

满分5 manfen5.com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满分5 manfen5.com

(1)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L0;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本实验过程中未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