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

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的外力F;经过4t0,撤去B物体的外力F.两物体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  )

满分5 manfen5.com

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

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

 

A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过程,求出各自运动的加速度之比,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的从而求出摩擦力之比; 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加速阶段和整个过程的面积比得出位移比,进而可求合外力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 由功率的定义式可得功率之比. 【解析】 A、由图象可得,A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① = ②由①②得f1=F B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③ ④ 由③④得f2=F 所以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F:=5:12,故A正确; B、合外力做功减速阶段两图象的斜率相等,故加速度相等,而此时a=μg,故摩擦系数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质量之比等于摩擦力之比为5:12,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等于末动能之比,为:=5×22:12×12=5:3,故B错误; C、根据图象面积表示位移知AB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6:5,由W=Fs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5×6):(12×5)=1:2.故C正确; D、由P=知平均功率之比为=5:6,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图象得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两个力的大小之比,以及知道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恰在平衡位置,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B.t=0时,x=4cm处质点P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

C.质点P在0.6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0.32m

D.质点P在0.4s时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

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I和II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I和II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Ek1、△E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I.II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Ek1>△Ek2t1>t2

B.△Ek1=△Ek2   t1>t2

C.△Ek1>△Ek2    t1<t2

D.△Ek1=△Ek2t1<t2

 

查看答案

一列横波沿水平放置的弹性绳向右传播,绳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满分5 manfen5.com波长,B位于A右方.t时刻A位于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再经过满分5 manfen5.com周期,B位于平衡位置(  )

A.上方且向上运动    B.上方且向下运动

C.下方且向上运动    D.下方且向下运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每块石块的质量均为m,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均为30°,第3、第4块固定在地面上.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与第3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mg    B.满分5 manfen5.commg    C.2mg    D.满分5 manfen5.commg

 

查看答案

在绝缘粗糙的斜面上A点处固定一点电荷甲,将一带电小物块乙从斜面上B点处由静止释放,乙沿斜面运动到C点时静止.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B.B点的电势一定高于C点的电势

C.从B到C的过程中,乙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D.从B到C的过程中,乙的机械能的损失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