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作用的发现与机制探索”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细胞自噬作用的发现与机制探索”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溶酶体在胞吞和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如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与溶酶体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           

2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既有         ,又有         

3溶酶体膜蛋白被加工修饰后含有很多糖基团,使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推测这种修饰的意义是           

4留在细胞内的残余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着个体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具备的特征有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    ②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    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5已知酶在不同pH下的催化活性不同。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1)高尔基体 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2)受体(糖蛋白) 明确的分工 密切的联系 (3)防止自身膜蛋白被水解酶降解 (4)①③④ (5)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的不同 【解析】(1)由图可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能消化病原体。 (2)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能识别病原体;细胞内生物膜结构上的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直接联系如: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代谢旺盛的时候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间接联系是通过囊泡,如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功能上的联系是指这些膜性细胞器分工合作,密切联系,共同完成某一生命活动. (3)溶酶体膜蛋白被加工修饰后含有很多糖蛋白,糖蛋白使膜蛋白表面带有负电荷,有助于溶酶体中的酶保持游离状态.推测这种修饰的意义是保护自身膜结构不被水解酶水解. (4)色素积累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衰老的细胞通常还具有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等. (5)溶酶体内的pH值为5左右,比细胞质基质要低,因此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或甚至失活. 【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且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比例相等;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茎卷须最长的植物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1/4

B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两次,子代中CC个体占1/4

C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27种

 

查看答案

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段Ⅱ上还是片段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 Ⅱ;Ⅱ    B. Ⅲ;Ⅲ

C. Ⅲ;Ⅱ    D. Ⅲ或Ⅱ;Ⅱ

 

查看答案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仅用花粉鉴定法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除单独使用花粉鉴定法外,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另有2个

 

查看答案

如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表示场所,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C图中I、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mol物质C,则过程消耗了2/3mol葡萄糖

 

查看答案

生物学上经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替代非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实验中追踪放射性流向,来确定元素流向,这种实验技术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乳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科学家可以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中依次检测到放射性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以在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

C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31P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D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