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仅用花粉鉴定法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除单独使用花粉鉴定法外,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另有2个

 

D 【解析】由表可知,甲和丁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Ddee,如果基因B/b和基因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由表中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4:1:1:4可知基因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配子Bde与bDe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出现比例较低,A错误.组合二丙与丁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ddEe,由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可知,基因E/e和基因B/b、基因D/d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要通过检测F1花粉性状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亲本杂交后F1中同时含有Dd和Ee时,才可根据F1花粉性状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符合条件的组合有乙×丁和甲×丙,C错误.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有甲×乙、甲×丙、乙×丁、丙×丁共4个,其中“乙×丁和甲×丙”属于单独使用花粉鉴定法,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表示场所,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C图中I、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mol物质C,则过程消耗了2/3mol葡萄糖

 

查看答案

生物学上经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替代非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实验中追踪放射性流向,来确定元素流向,这种实验技术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乳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科学家可以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中依次检测到放射性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以在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

C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31P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D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为研究植物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影响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无细胞体系的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通过测定仪中的氧电极测量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B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

C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D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查看答案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仅在细胞核内进行,乙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同基因模板链不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查看答案

下列生命活动与右图模型不符合的是

A某杂合髙茎豌豆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

B基因型XWXwXwY的果蝇杂交后代产生的两种卵细胞的数量之比

C人的胰岛素基因所含的碱基数目与胰岛素所含的氨基酸数目之比

D通常哺乳动物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数目之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