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

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C 【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则纳税,通过黄册、鱼鳞册的编制,使民田得以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这一规定

A.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制度

B. 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集中体现

C. 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D. 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金

 

查看答案

宋天圣元年,设置益州交子务,开始发行官交子。官交子以时间计算分界发行,每三年为一界,界满则以新交子收回旧交子,发行限额每界是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宋朝这一做法

A. 制约了交子的使用范围

B. 表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C. 造成了货币制度的混乱

D. 有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材料中三省制演变

A. 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

B. 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

C. 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查看答案

唐代时,来唐外商只要完成了“纳舶脚(即交船税)、收市(由宫市使收购部分商品)、进奉(进贡)”,任何“重加率税”的做法都是违反唐朝政府规定的,外商可不予执行。由此可知唐朝政府

A. 对外商给予了国民待遇

B. 对外贸的管理规范有序

C. 奉行平等自主的对外政策

D. 旨在保护本国的工商业

 

查看答案

汉代统治者在选择政治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把忠孝之道奉为至德要道,用于规范人们的观念和制约人们行为选择的政治伦理准则,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具有其他“治道”所没有的特殊功效。汉代以忠孝治天下

A. 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B.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C. 遏制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D. 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