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表: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

表: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对表中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西方商品对华输出呈现倾销态势

B. 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被西方所瓦解

C. 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

D. 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

 

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到1890年,棉纱进口大增,棉布进口增加不大,说明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故D正确。西方商品对华输出呈现倾销态势,过于笼统,且没有突出棉纱和棉布的关系,故A排除。当时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但仍然占主导地位,故B排除。材料不能说明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故C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查看答案

明代商帮代言人王来聘在训诫子孙时指出:四民之业,惟士为高,然若无成,不如农贾。这表明

A明代山西商业传统极为浓厚

B商人阶层未全摆脱官本位价值

C明政府始终奉行传统的政策

D商帮影响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查看答案

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    

A.孔孟儒学  B.老庄道学  C.董仲舒儒学  D.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宾萌是上古时期对游士的称呼《韩非子·诡使篇》记载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状匿以为宾萌付托有威之门以避徭役而上不得者万数。由材料可知    

A.战国时期游士阶层的地位上升      B.生产力进步使游士转型到农业

C.新的生产关系在逐渐滋生暗长     D.秦国较早的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

材料四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四,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材料五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