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 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得罗马有律可依,改变了以前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的情况,体现了成文法所具有的进步意义,题中信息体现了这一意义,故选B。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项错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D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与下面两图密切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

A. 分封制行省制

B. 内阁制分封制

C. 分封制郡县制

D. 察举制行省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并说明苏格拉底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2)材料二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指什么?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纳、柏林,不去圣彼得堡,也可以不去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也不管他是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当时,“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

——【法】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巴黎成为“世界的神经中枢”的主要思想家有哪些?他们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灵魂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政治原则”?

材料二(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陈独秀号召青年,以民主和科学并重,拿出“利刃断铁”的气魄,“战胜恶社会”。……“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梁启超著文称:“我希望我们可爱的年轻人……把自己文化(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它,叫它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的文化系统。把这种文化系统往外扩充,叫全人类都得到它的好处。”

——袁伟时《告别中世纪》

(3)根据材料三,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对东西文化的态度,并谈谈你对东西文化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三(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次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3)材料三中“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中“新”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